他伸手点着众人“都记住了!”
“想要当大官,想要当将军!”
“就得读书!就得进学!”
“明王设了夜校,就是给我等这些只有武艺的武夫们,一个进身的机会!”
“谁要是不想上夜校的,现在就走。”
“我的队中,不要没上进的废物!”
众人慨然应声。
有机会能读书识字,谁能不愿意?
对于贫民百姓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好事
“我傅友德,之前名唤傅初八。”
傅友德再言“是明王接见了我,询问了我的家世过往,赐了新名于我。”
“我等既是反元,那元廷之前的那一套就不再用了。”
“什么初八,重九,四六的,蒙兀人真是将我等当作猪狗了!”
“从今以后,各自给自己取新名,不得再用这些数目名。”
众人闻言,顿时欢呼雀跃,皆有喜色。
中土自古以来,哪怕是贫民百姓也有自己的姓,氏,名,字。
这些蒙兀人来了,将汉儿都改成了数字名,如此羞辱,终于到了被彻底抛弃的这一天!
待到欢呼声渐歇,傅友德拿出了兵册。
“明王看过尔等籍贯家世,特意为其中几人赐名。”
此言一出,顿时议论之声哗然。
能得明王赐名,这得是多大的荣耀。
众人皆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傅友德手中的兵册,期盼着自己能得明王赐名。
傅友德高声念道。
“钟离县人赵重五,赐名赵德胜,取自以德化取胜,以德绥远之意。”
赵德胜急忙出列行礼“谢明王赐名!”
“莫要辜负了明王的厚望。”
“愿为明王效死!”
傅友德翻到下一页。
“泗州人耿四九,赐名耿再成,寓意不断取得成功。”
耿再成出列行大礼“谢明王赐名!”
“耿再成,愿为明王效死!”
“滁州人汤五一,赐名汤和,取自心口相应,和顺相依之义。”
汤和出列行大礼“谢明王赐名!愿为明王效死!”
这边傅友德,又念了几个人的赐名。
翻到了最后一页,抬头看了一眼新兵们。
再度大声高喊。
“钟离县永丰乡人,徐五七。”
这边徐五七明显楞了下,旋即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出列行礼。
“徐五七在。”
“明王为你赐名,徐达。”
“取自通达天下之意,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