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在李渊称帝之初便已经定下的制度了,顾煜对此进行的改革并不算大。
只是在规定各部权利的同时,为此定下了更为具体的标杆。
要说有什么真正进步的话,那便是“翰林院”的雏形了,顾煜建议李渊专门成立一个部门,选拔能人入宫起草机密文书。
这绝对是吸取了昔年大汉的先见之明了。
此举主要防范的,便是如今随着李渊起事的关陇世族对于所有权利的垄断。
对于李渊而言这同样也有着帮助。
真正算得上是大张阔斧的自是针对整个天下。
顾煜提议废除武德初年滥设的“总管府”,裁撤冗余行政层级,恢复隋朝所定的“州县制”,兵明确州、县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
朝廷的指令下达实行的越快。
就会更加利于百姓。
这同样也是顾煜当年行万里路时所看到的场景。
但一切却又与隋朝时的制度有所不同。
顾煜建议每州设刺史、别驾、长史三职,三者互不统属,直接向朝廷对口部门汇报。
刺史掌行政之权;
别架掌监察之权;
长史掌军事之权;
说白了,这便是“三权分立”之制。
这绝对可以称之为跨时代的改革,其中灵机一动卡绝对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能让顾煜通过各种的表象想到这些从根本上的改革。
此举虽看似是加重了官员的数量。
但实则能给朝廷与天下带来的好处是难以想象的。
三者直接对应朝廷。
不仅仅能够提高朝廷的政令实行速度,同样也可以通过三权分立强化集权,并能控制吏治。
其实顾煜的想法远远不止这些。
顾易曾看到顾煜甚至有了将“十方征渡使”之权进行分割成为一个专门的部门,用来扼制皇权的想法。
只不过是这个主意在当前氏不可能实现的。
甚至还会给顾氏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顾煜这才退而求其次,转变了想法。
但这其中的进步同样惊人。
三权分立。
这种制度在原本的历史之上,其雏形甚至要追溯到宋朝时期,而从原本的制度进步到三权分立的制度,其进步所需要的一切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换句最直接的话而言。
这其中的跨度,可有着足足数百年。
可见此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军事上的想法,只不过相比于对于治理地方上,顾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