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背起背主之名,想要负隅顽抗。
但这滚滚而来的民意实在过于骇人了,在唐军所过之处甚至都出现了百姓杀官然后投降大唐的奇闻。
不过随着唐军愈发接近雕阴城。
这种情况就慢慢变了。
因为突厥的人马来了,并且还控制住了这些将士们的家人。
不抵抗,那便会诛杀他们的家人。
其实这也是封建时代的特色。
用将士们的家人来间接的控制整个军队,逼着将士们必须要抵抗唐军。
这确实是起到了作用,影响到了唐军的速度。
当然,这种行为注定也是杯水车薪。
只要李世民愿意,他便可以直接率大军攻杀,光凭着梁师都得人马,是不可能挡得住如今的唐军的。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
李世民却还是停下了脚步,只是在攻破几座城池之后,便让唐军原地驻扎,停下了攻势。
唐军大营。
“殿下,您又何故见那突厥可汗?”
“他这是要摆明了与我大唐作对,明明与陛下有约在前,但这些年来他们却屡屡背约,他们这就是一群喂不饱的饿狼!”
“没错!他们这是欺我大唐无人吗?竟敢如此?”
“.”
一声声愤怒的喊声不断响起。
对于李世民想要派人约见突厥可汗之事,众将士的情绪都是十分的激动。
不仅是为了功劳,同样也是不解。
他们并不认为突厥能够挡住唐军。
看着眼前这些群情激奋的众将,李世民的表情十分平静,摇了摇头道:“都是我九州的儿郎,若非不要,何故自相残杀?”
没错,虽然尚未一统天下。
但李世民已经将这些人都当成了大唐的子民。
这并不是妇人之仁。
而是李世民在见过了太多的百姓血泪之后,对于天下百姓的一丝仁慈。
现在的九州确实是需要休养生息。
只要能少打一仗,便能减少一些百姓的血泪。
这才是李世民想见一见突厥可汗的根本原因。
闻言,众将士也不禁语塞,但眼神之中的战意却仍是丝毫不减。
不过就在这时。
顾泉忽地走了出来,朝着李世民拱了拱手,扬声说道:“殿下英明,天下子民若知,定会感念殿下之仁。”
一瞬间,众将顿时汴京纷纷低下了头。
李世民和顾泉都支持的策略,那便再无更改的可能了。
他们还能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