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被自家叔父阴了,英俊潇洒的青年淡淡道:“我侄明仪聪敏,区区十几本书而已,想必不是问题。”
明仪:叔父,再爱我一次!!!
诸葛亮和徐庶他们谈及自己的这个侄子时,总是看似嫌弃实则炫耀。
“这孩子为了出去玩一夜背完了十本书,真是过于顽劣。”
“那天我和他随口谈到各家思想涉及到儒家时,他说百家争鸣的儒家叫儒家,一家独大的儒家叫压迫。”青年说这话时眼眸明亮,十岁的孩子能想到这一点是何等的令人惊艳啊。
久而久之,徐庶,崔州平他们也习惯了诸葛亮的炫娃。有一次徐庶忍不住好奇,主动去见了明仪。诸葛亮本来想炫一下自家侄子,谁知道这个蠢货举着一个大石头在院子里炫耀的和侍女说:“看吧,我就说我能举起来的!”
徐庶目瞪口呆,他僵硬的转头看向好友:“这就是你那文采斐然的侄儿?”
蠢货!!!
诸葛亮拳头硬了,他大喊一声:“诸葛明仪!!!”
举石头的少年猝不及防,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诸葛亮心虚的唤了一声“叔父”。
“还不给我放下!”
少年乖巧的放下石头忐忑的站好,徐庶这才看清了他的脸。少年身姿绰约,清秀俊朗,飘逸灵动,雅致脱俗,忽略他刚刚的行为,倒是典型的世家贵公子。
诸葛明仪力气很大,而且吃的很多,诸葛亮每次和他一起吃饭都感觉桌上有一头猪。
君子的确需要有武艺傍身,教习明仪武艺的那个人诸葛亮也认识。他的武艺的确很高,明仪跟着他练,他也放心。
不过,每次看到他颠颠的跑出去练武的时候诸葛亮就很郁闷。说好了诸葛家都是书生文臣呢,这小子在武将的方向上一去不复返了。
诸葛亮都不敢想象以后他去当谋士的样子,谁家谋士力能举鼎啊!
“叔父!”少年神采飞扬的用衣襟兜回来一堆果子,“这果子可甜了,我第一个就想到了叔父!”
诸葛亮无奈道:“君子正衣冠,你这样成何体统。”
“君子不拘小节。”少年笑容明媚,他挑了一个大个的递给叔父,“这个应该最甜。”
青年帮他理了理衣服后才接过果子,他叹气:“你啊,也就是生长在我这山野,才自由的像个泼猴。”
若是他生于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