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另一版着重外声部表达。
方永波觉得都很好,让他自己选。
最后他选择了内声部。
至于为什么,他还是说不清楚,大概还是源于一种来自心底的感召。
就好像这个乐章本就该如此慢,他本就该去演奏出内声部的美。
正如此刻,听着乐队将第一乐章以另外一种方式重现,他就知道接下来他要怎么去接过。
轻轻睁开眼,李安感受着观众席传来的热浪,抬手擦去额角的汗水。
轻吐一口,他将目光移向方永波。
几乎同时,方永波用余光给予回应。
两人用目光做了个短暂交接。
在观众们的期待中,在乐队的音量已经不足以传到台下那一刻,李安再次抬起手。
收。
乐团整齐收音,现场进入真空,台上再没有半点声音。
就在这时,李安右手中指五指同时落键,左手小指大指,四根手指同时落下。
连拖三次,三组双手音程一共是十二个音,李安放大了第一组音的左手八度。
“噹-噹-噹-”
三声如大地般温暖的琴声顿时间填满整个大厅,带着一种治愈,传到了每只耳朵里。
在经历了漫长的序奏后,无家可归的耳朵终于在这一刻听到了回家的钟声。
音乐厅的气氛也在这一刻重新被改写。
三组音程如同告别的动机三音程,但在这里没有告别,只有归家的呼唤,像一位深情的母亲,无私,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