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用粗壮的绳索将一块块巨大的木板捆绑在一起,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放置在河面上。
每一块木板的放置都牵动着心弦,
一旦失误,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凭借着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一次次地化险为夷,桥梁的雏形逐渐显现出来。
道路两旁,竖立着一块块巨大木牌,上面用醒目的红色大字写着: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十个大字,如同一把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所有前路!
一位年逾半百的民夫放下手中铁锹,直起腰来,
望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场景,眼中闪烁着泪花,
他感慨地对身旁的年轻劳工说:
“娃啊,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还从没见过这么壮观的场面。”
年轻劳工听了,只是笑了笑,而后继续低头干活:
“我也没捞着过这么好的活。”
说完,他又拿起铁锹,更加卖力地干了起来,
以前他是商行的伙计,搬货看店跑堂都干,就这样一月累死累活才一钱银子,还只包吃不包住。
如今在工地上,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工钱翻了一倍,还包吃住,
这个活太好了,所以他格外珍惜。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铃声。
一队商贾赶着满载货物的车马,缓缓靠近了工地。
他们是来自北平的商贾,
原本一脸疲惫,但当他们看到眼前这壮观场景时,
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震惊和敬佩。
一位身材肥胖的商贾,勒住缰绳,从马背上下来,喃喃自语:
“这就是大宁要修的路?也也太”
商贾有些不可思议,此事在北平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但有许多人不信。
因为这是一条八百里的路,仅凭一个都司怎么能做到?
但今日,他亲眼所见这震撼场景,明白了大宁的决心,
而且不知为何,他觉得有些可怕。
这人山人海若是用来打仗
商贾打了一个哆嗦,收起了这个念头,
转而走到一位正在忙活的民夫面前,问道:
“小伙,你们这是在修什么路啊?”
民夫擦了擦额头上汗水,直起身,笑着说道:
“这位老爷,咱们修的是到北平的路,等路修好,你们再来大宁就方便多了。”
商贾一听,无意识地点了点头:
“还真是这条路啊。”
“你们这么多人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