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将目光投在了他身上,
尤其是那几名骤起的年轻小将,
看向陆云逸时,眼中充斥着浓浓的羡慕与嫉妒,还有着一些跃跃欲试。
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坐在那里。
同时,他们心中充满自信,
骤起的骄傲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弱于旁人,只是需要短暂的折服。
屋中之人各怀心思,气氛凝重。
左军都督朱寿挥了挥手,吏员开始分发文书,翻页声响动,才稍稍平缓。
待到一众大人手拿文书之后,朱寿才沉声开口:
“今日是左军都督府堂议,
陛下命我等挑选出辅国良臣,任辽东都指挥使一职,
平息梅义、唐胜宗等逆党带来的混乱。
列在手中文书上的是都督府挑选出来的十人,各位大人有什么高见?”
陆云逸看向文书,眼中闪过一丝惊叹,
这份文书真是恰到好处,
十人中,三人是上直十二卫的指挥使以及指挥同知,
五人是各地都司的都督佥事,
还有两人是京军浦子口城所属的卫所指挥使。
禁军、地方、京军面面俱到,
唯一让陆云逸诧异的是,其中没有勋贵。
由此可见,朝廷以及宫中对于勋贵越来越不放心,
尤其是在边镇领兵的勋贵,
胆子大是一回事,还无法无天。
陆云逸觉得,未来各地的都指挥使都应当以官职为主,而不是以勋贵坐镇了事,
其中格局变化,不可谓不大。
陆云逸缓缓抬头,视线看向能扫过的所有人,
有些人面露沉思,有些人眉头紧锁,还有些人面露诧异。
陆云逸十分清楚,说是要选五人给宫中定夺,
但只要人在名单上,交上去宫中就不会有异议。
所以,今日堂议,
至少有九成决定了辽东都司未来几年的都指挥使人选。
陆云逸脸色略有凝重,
原本他并不当回事,但辽东与北平行都司守望相助,
若是去了一个捣乱搅局之人,大宁也不会舒服。
想到这,陆云逸抬起头,
看向对面的武定侯郭英,恰好迎上了武定侯的眸子。
二人一对视,双方心思便已了然。
陆云逸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看向最上首三名上直十二卫的人,
武德卫指挥使陈恭,龙骧卫指挥唐光,金吾左卫指挥同知潘敬。
陆云逸在脑海中迅速扫过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