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也没骑自行车。”
赵勉眼神变得深邃了几分。
“哦?这倒是个好消息。
陛下独揽大权,终于要不行了…
咱们这些当官的,也能轻松些了。”
赵勉忽然有些彷徨,又有些感慨:
“岳父,陛下要是驾崩了,局面真的会变好吗?太子殿下也很严厉。”
刘三吾瞥了他一眼:
“害怕了?”
赵勉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有一点。”
刘三吾宽慰地笑了笑:
“你就是太年轻,没经历过皇帝更替。
从元英宗开始,
老夫光是故元的皇帝,就经历了七个。
要是加上陛下,
老夫这一生经历了八个皇帝。
每次皇位更迭,都不亚于一次改朝换代。
朝廷的政令、政策走向,甚至对外方略,都要经历一次转变。
原本向东的政令,一下子转向西,这是常有的事。
物极必反。
一旦陛下去世,
至少对我们官员的严苛政令会有所改变,至少能缓和一些,那就轻松多了。
更何况,说不定还不止缓和一点,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都有可能。
所以你不用怕,皇位更迭越频繁,天下就越乱,
我们官员的地位就越稳固。”
赵勉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婿明白了。”
“早点回去休息吧。
老夫年纪大了,觉少。
你还年轻,要多休息、多睡觉,这样才能长寿。”
赵勉慢慢站起来,躬身一拜:
“多谢岳父大人解惑,小婿告辞。”
“去吧去吧。”
刘三吾摆了摆手,也慢慢站起来。
他走到书桌后,
继续看着桌面上的那幅字画。
翌日清晨,太阳照常升起。
京中的百姓们一如既往地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或是去做工,或是去衙门当差。
但路过府东街的百姓发现,
应天商行没有照常开门营业。
反而门口聚集了不少人,各个衙门的吏员和衙役将商行围得水泄不通。
已经有百姓凑过去,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鸿胪寺卿刘思礼站在商行门口,整个人显得十分落寞。
他眼窝深陷,眼睛布满血丝,头发也乱糟糟的。
在他不远处,有礼部右侍郎张衡、刑部右侍郎凌汉、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