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沿河沿江的地带,则是一片广袤的平原。
作为进入应天京畿之地的最后一个县城,
江宁的商贸繁荣到了极点。
淮水与江边,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众多码头,
码头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从江宁到应天城的官道修建得极为宽阔,
宽敞之处甚至能容纳近二十辆马车并排行驶。
即便如此,到了春夏两季商贸最为繁盛的时候,
这条官道还是时常拥堵不堪。
今日,更是如此!
宽敞的官道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军队。
为了便于通行,整个大军被压缩在道路左侧,占据一半位置,
另一半则留给了来往百姓与商贾。
也正因如此,南征大军的回朝队伍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
若是从空中俯瞰,便能看到一条蜿蜒曲折、不见首尾的土黄色长龙,场面极为壮观。
前军位置,
傅友德身着甲胄,苍老的身躯在战马上微微摇晃,但仍显得精神矍铄。
然而,他眉宇间的疲惫以及枯黄的皮肤,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疲惫。
此刻,他正将万里镜举到眼前,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身旁的一些将领也手持千里镜,
朝着不远处一条从官道分出来的岔路望去。
“那是哪条路?”
傅友德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沙哑,仿佛嗓子里堵着一口脓痰。
“回禀国公,那是通往十里村的乡路。”
身旁一人急忙拿出地图查看,片刻后回禀道。
“乡路?”
傅友德并不太在意那具体是什么路,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一个有着三个车轮的奇特物件上,
看起来像是一辆车。
这辆车上堆满了货物,货物堆得比人还高,
外面用绳子里三层外三层地捆绑着,将货物牢牢固定住。
在车的前方,一名身穿吏员服饰的人正在操控着,似乎在用力踩着什么。
在车的后方,是一名失去了一只臂膀的年轻小伙,
同样穿着吏员服饰,正凭借侧身用力推着车。
在他们后方远处,还有一些衣衫褴褛的百姓,
正怔怔地望着他们离去,
还不时地挥舞着手臂,眼神中充满了期盼。
前军的一名将领手持千里镜,
虽然看得不如万里镜清晰,但也能大致看清状况。
他看了看不远处军卒们费力拖拽才能前行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