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此物的重要。
而且,京中的美好生活几乎都让他忘了在岳州发生的惨烈事情
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连连点头:
“对对对,不能快了,若是快了,又有人要说三道四。”
李景隆看着前方流水线,十分感慨:
“云逸啊,你真是太聪明了。
昨日庆功宴,陛下与太子殿下还在担忧力夫的生计,
此活计轻松,大明有那么多的器具要做,能用此法的工坊不知多少,
如此岂不是百姓都可参与其中?
稍后我就进宫,将今日所见到的事告知陛下和太子殿下。”
陆云逸同样看着前方的流水线,缓缓摇了摇头:
“此物刚刚出现,所以看着轻松,等参与的人多了,也不轻松。
但相比于在地里刨食,饥一顿饱一顿,已是极好。”
一旁的李文浩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部堂大人深谋远虑,下官佩服。
下官在工坊中厮混了许多年,直到最近才有所体悟。
一个新物件不管好不好,造出来再说,
至于后续如何改进,在行钻研,总比没有的好。”
李景隆陷入了深思。
在场众人看向生产三轮车的流水线,
这条流水线要更为壮观,前前后后至少有一百五十个人。
每个人都按部就班装好属于自己的零件,看着一辆三轮车从无到有。
所有人心中都涌现出了一股无法言说的怪异情绪。
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工坊本不应该存在的有序。
在他们的印象中,各地的工坊就应该是乱糟糟的,
热火朝天如同集市,工匠们满身油污,在屋内来回穿梭,大声嚷嚷。
但现在,工坊干净整洁,工匠们静悄悄地,
只有履带的吱嘎声,以及零件紧扣到它该有位置的清脆声响。
一行人就这么站着,看着一辆辆三轮车落地,一辆辆三轮车被推出去。
一个时辰后,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地走出工坊,满脸回味。
“云逸啊,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啊!!”
李景隆决定了,现在就进宫。
他转头看向陆云逸:
“云逸,我先进宫了,若是你有事要忙就抓紧走吧。”
陆云逸脸上有些茫然:“为何?”
“我打算去请陛下与太子殿下,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东西,要让他们也看看,若你在这,又要浪费不少口舌。”
“呃”
陆云逸有些犹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