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应天,传到大明朝廷,
到了那时,整个云南官场就是一片浩劫。
不知多少位高权重的大人会倒在这场风波之中。
但凡与苗鸿有所利益往来的官员,一个也跑不了!
西平侯府以及三司衙门都要被朝廷惩处。
京城中的皇帝太子,都要请罪上天,以示悔改。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将所有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此刻,都司内一片死寂与沉重。
所有大人都在都司正堂前的庭院汇聚,气氛凝重。
以往气势惊人的诸多大人,此刻都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像是有心事。
他们盘踞在正堂之外,有些隐晦地抬头看向前方紧闭的大门。
在庞大的官员队伍中,有几人面色灰暗,脸上闪烁着复杂与绝望,还有浓浓的后悔。
他们大多都是与清渊阁有着利益往来的官员。
尤其是听到里面的咆哮,一些人心如死灰更是心如死灰。
“天罚!!这是天罚!
战事刚刚结束,朝廷大获全胜,军心可用,百姓安乐,
现在居然出现了如此事情,本侯如何与朝廷交代?”
“说!如何交代?”
咆哮声响在每个人耳朵里,
几乎站在队伍最前方的按察副使杨景贤身体微微摇晃,
苍老的身形显得弱不禁风,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
先前,他是正四品的按察副使,
辅佐按察使处理一省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等事务。
平时与佥事分道巡察,负责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等事,是整个云南行省权力最重的一小撮人。
但不久之后,他就会失去此等权势。
城中已经有人传言,是他站在了清渊阁身后,给予庇护。
但他偏偏不能辩解,甚至无法做到息事宁人,只能默默忍受。
实在是天罚之事太过骇人听闻,整个大明新立二十年。
只有那么几次能够称之为天罚,皆是在开国之时。
洪武元年二月二十三起到当时的五十多天里,
江南十八郡大旱,百姓遭殃,民不聊生。
四月,未到霜时而天降严霜,天地之间显出肃杀之象。
坊间流传,天不愿大明,大明朝乃灾祸之朝。
为此,朝廷举行大祭十五日,以平息上天怒火。
是洪武二年五月乙巳朔,出现了天狗食日之象,
同年,黄河突然改道,淹毁房舍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