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
“是。”
太子朱标看向李景隆:“此事可还有外人知晓?”
“回禀太子殿下,并无,
如今局势未明,若是贸然引起风波,说不得会落入陷阱。”
太子朱标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而后拿出纸张书写,然后从一侧拿出大印盖上,甩给李景隆:
“调禁军金吾前卫去兵器工坊封存军械,严加盘查!”
“是!”
李景隆眼神一凝,快步上前接过文书,而后快步离开。
待到李景隆离开后,太子朱标的脸色已经染满寒霜,神情凝重到极点,胸口练练起伏。
朝廷连续三年对外动兵,朝野上下最大的声音就是止兵戈休养生息,为此不择手段。
而那新督造的背包不像是挑起事端,反而像是警告。
太子朱标静坐,感受着从窗户缝隙透过来的微风,看着那昏黄烛火,眼神空洞。
过了将近半个时辰,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外响起,
先前离开的中年人返回进入屋内,双手并拢,微微躬身:
“太子殿下,韩升已经交代,乙字六号出产的军械以及各类军资,十抽一已成惯例。”
“十抽一?”太子朱标,脸色愈发严峻,反问道。
“若是军械则有一成用残次品填补,
若是其他军资,则有一成偷工减料,
省下来的钱财会被乙字六号兵器工坊的几位上官分润,韩升作为运送军械的主事也有分润。”
“这般简单?”
“如今审问..是如此”
朱标此刻已经确定,这就是一次通过乙字六号兵器工坊的警告。
太子主标眼睛微眯,眼中闪过浓郁的寒芒,看了看时辰,沉声道:
“备轿,进宫。”
“是!”
大明皇宫灯火通明,夜色铺陈而下,也无法掩盖其灯火。
明皇朱元璋此刻正坐在武英殿御案之后,脸色平静地看着手中奏疏,手中朱笔不时挥洒。
殿内沉静无比,直至略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朱元璋才微抬眉头,一名红衣太监快步行来压低声音:
“陛下,太子殿下入宫了。”
原本脸色平静的朱元璋眉头微蹙:
“发生何事?”
“回禀陛下,先前曹国公深夜离开浦子口城去了太子府上,
而后太子便调了金吾前卫的军卒封锁了京中诸多兵器工坊,应当与此事有关。”
“九江?”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