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将这份奏书看完,才将其放在一旁,慢慢站了起来,
侧头看向不远处的太子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柔和:
“标儿,走了。”
太子朱标没有抬头,而是继续目不转睛:
“父亲先行,孩儿看完这份奏疏。”
朱元璋拿他没有办法,淡淡点了点头,脸色一板,面容威严,龙行虎步地走向正殿。
开——宴——
随着诸位太监一声高昂,
大殿内顿时肃穆起来,
朱元璋身形显露,见到此种场景,眉头微皱,
随意摆了摆手,示意在场之人随意。
殿内这才有了声音,乐师们开始演奏,悠扬乐曲不停回荡,
宫女们穿梭于席间,为宾客们斟酒布菜。
过了大约有一刻钟,后殿传来了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们恭敬的请安声:
“太子殿下驾到!”
这时,没有刚才那般轻松随意,
在场文武百官忙不迭的站了起来,面露恭敬,
丝竹之声戛然而止,奉天殿内落针可闻。
只见太子朱标,身着一袭精致的锦袍,头戴玉冠,面露阴沉,步伐稳健地步入大殿。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大殿内发出了一声高呼,陆云逸也在其中,
当他的脑袋低下时,眼中不免露出怪异,皇帝不拜拜太子,真是古怪。
“平身吧。”
太子朱标淡淡开口,而后走向下首,
向父皇朱元璋行大礼,声音娓娓道来,
此次庆功宴,由太子诵念贺表,亦是太子所写。
“太子朱标谨上贺表于父皇陛下:
伏惟陛下圣德巍巍,功高盖世,恩泽广被,四海咸宁。
近闻北疆捷报频传,北元授首,边疆永定,此皆陛下英明神武,运筹帷幄之所致也。
儿臣闻之,不胜欣喜,谨率百官,上表称贺。
昔者,北疆不宁,胡马窥边,边民涂炭,生灵涂炭。
陛下忧国忘家,毅然决然,发大军以征之。
运筹于庙堂之上,决胜于千里之外。
将士用命,奋勇当先,所向披靡,贼寇望风而逃。
今北疆已定,元尘不起,边民安居,社稷稳固,皆陛下圣明之所致也。
陛下之英明,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行地,无远弗届,无深不入。
儿臣仰瞻圣德,如沐春风,心向往之,不能自已。
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永享太平之福,长居无极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