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
“舅舅,此乃阳谋,若是传出去,也要搏一个提携后进的好名声,
此事就先放着吧,不宜大张旗鼓地宣扬。
若是我等一赌气,给陆云逸封了爵,那其他老将封不封?
朝野上下不知多少有功之臣,他们又怎么封?
还是将其晾在一边,等北征大军凯旋的风头过去,
朱笔一划此事就算是过去了,俞通渊等人也说不得什么。”
蓝玉脸上露出一丝遗憾,若是真能顺水推舟,再添一爵位,那对于军伍自然是极好,能激励天下军心。
“殿下,等到论功行赏之时,可不能亏待了北征将士,
五军都督府那边我已经交代过了,大肆封赏,给朝廷军伍壮一壮声势。”
太子朱标有些沉默,最后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舅舅,你也知朝廷的难处,
不仅要考虑武将,还要考虑文臣,
提携了武将就要提携文官,如此才能勉强维持文武平衡,
北征封赏一事,依我看还是不宜大肆宣扬,只在军中传播就好。”
“殿下,灭北元王庭这么大的功劳若是不大肆宣扬,
百姓们心里都不得劲,可能会认为朝廷看不起从军之人。”
蓝玉脸色凝重,继续开口:
“殿下,一路行来.各个城池臣都派人前去看过,
文风愈演愈烈,弃武从文的声音在朝野间盛行,这样不行啊。
文武两道,就如大明的两条腿,哪一条都不能放弃,若是只顾一条,岂不是成了前朝?”
明承元制,但因为宋相隔也不远,
所以宋元两朝瘸腿的教训历历在目,明朝已经在尽力避免。
朱标眼神空洞,就这么木然地走着,眉眼中闪过忧愁,
外敌已破,日后大明要俢与内政,就必须用到读书人,让其治理天下,
如此一来,定然失之偏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想到这,朱标发出了一声叹息,沉声道:
“此事再议,西南的思伦法已经确定要出兵了,依舅舅看,我朝出兵多少合适?”
蓝玉脸色凝重,对于此事他心中已有了一些思量:
“回禀殿下,思伦法号称进兵三十万,真正的可战之兵可能还没有十万,
那我大明自然不是麓川可比,三十万兵我大明轻易可派,
依臣来看,此次平定麓川要尽可能地一劳永逸,军卒越来越好,
但真正作战的精兵,五万足矣。”
听到此言,朱标顿住脚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