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你说,他李绂的话对不对?”
弘历算是明白了,明白雍正为何要让自己参加御门听政,明显就是考察自己能不能在面对这些饱读诗书的大臣强词夺理时,保持足够的清醒,且有足够强的认知。
弘历为此也就出列回道:“回汗阿玛,李绂的话不对!”
“怎么不对?”
雍正继续问道。
弘历则回答说:“如果按照李绂所说,他和谢济世是君子相交,所以不是结党营私,是属于君子间的朋友之交,那岂不是说,不与他们交往的大臣都是小人?”
弘历这么说后,李绂变了脸色。
谢济世也面色煞白。
他们都看向了弘历。
两人甚至在这时不由得暗叹,暗叹他们到底是低估了雍正的细心,也低估了弘历的聪俊。
雍正的细心,让本来是议论田文镜鱼肉缙绅的事,变成了议论他们有没有结党的事。
而弘历的聪俊,更是找到了北宋欧阳修这句话的逻辑漏洞,那就是凭什么你说你是君子就是君子,凭什么不跟你政治主张相反的就不是君子,说不准你才是小人呢?
要知道,当年北宋庆历时期,欧阳修就因为抛出此观点反而让反对他的人抓到了攻击他的点。
雍正则露出满意之色。
毕竟,他的儿子果然有认真读书,也有认真思考。
随后,雍正就问着弘历:“那你说,他们结党当不当处置?”
弘历故意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即回答。
谢济世、李绂以及在场的满汉大臣再次朝弘历看了过来。
他们也都很在乎,这位四阿哥会在选择顺从官僚集团意志和顺从皇帝意志之间,如何抉择。
雍正这里也暗自点头,随后又陡然瞪着他:“回话!”
“当处置。”
弘历回道。
雍正又追问道:“如何处置?”
“当严惩!”
弘历回道。
弘历这话一出,李绂不禁两眼一闭。
连在场的老三允祉也不禁微微一叹,心想这弘历虽聪俊非常,但到底性格懦弱,不敢在盛怒的雍正面前为官绅们说话,也只敢上个奏折说说情而已,也难怪会在看见自己儿子对老十三做剃头之举时,没敢站出来,反而是老十敢站出来,明显是谨慎到有些软弱的地步。
但老三没有因此失望,反而很愿意看见这种结果,而也朝弘历都投出了满意之色。
因为,他很愿意看见将来的大清皇帝性子能弱一点,能遇事畏缩胆怯一些,这样他们这样的王公大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