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
“汗阿玛说是让旗人自力更生,其实也是为解决旗人眼下若无差而只靠铁杆庄稼就难以度日的困境,可谓也是为疏解旗政困局的英明之见。”
“鄙人自是心悦诚服。”
“倒是不知大将军对此有何高见?”
弘历心里冷笑,他没想到年羹尧会问他这么愚蠢的问题。
因为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跟雍正唱反调,去说雍正做的不对。
而年羹尧对弘历的回答倒是不意外,也没有多少失望之色,只笑着说:“奴才也说不上什么高见,只是万岁爷让奴才与总理事务王大臣、中枢近臣们一起面承上谕,下达圣旨,奴才也就知道了此事,所以问问四爷,也好能明白万岁爷的苦心。”
弘历点头,他知道这事。
雍正的确有下旨让年羹尧与总理事务王大臣、中枢近臣一起面承上谕,下达圣旨。
这就相当于,让年羹尧成为执政之一了。
而雍正给的理由是,年羹尧此人“记性甚好,能宣朕言;下笔通畅,能达朕意;且秉性鲠直,不徇情面”。
这也就让年羹尧得以知道许多内政机务。
弘历更清楚的是,雍正这是在有意让年羹尧成为中枢之臣,也有意在将来设立军机处后,让年羹尧成为将来的军机大臣之一。
只是,这一切,还得看年羹尧的表现。
弘历没有和年羹尧多聊,尽管来和年羹尧攀谈的人不少,连新任起居注官钱名世都亲自走过来向年羹尧献诗,说是贺其平定西北之功。
钱名世是江南士绅出身,也是清流名士,但靠着是年羹尧同年的关系,被年羹尧推举为了新的起居注官。
因此,钱名世主动来向年羹尧献诗,也算是感激年羹尧的引荐。
只是,弘历颇为暗笑的是,钱名世这位江南名士,政治眼光还是差许多,居然还觉得被年羹尧引荐是一件好事。
当然!
保持清醒的王公大臣也不少,即将朝觐结束而离京的直隶布政使李卫和江南提督学政法海,这时就没有跟着赶趟去向年羹尧献媚,而是在见到弘历与年羹尧聊了几句且在怡亲王府庭园中散步时,就跟着追了来:“四爷!”
弘历因此驻足回头,看向法海身边的李卫:
“这位是?”
“臣直隶布政使李卫给四爷请安。”
李卫立即扎了个千。
弘历不由得愣在原地,不久后,才笑着说:
“倒是略有耳闻。”
法海这时不禁主动问:“四爷听说过李方伯?”
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