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多有不妥。”
“当另外选一能臣过去方可。”
朱标说道:“父亲英明,只是不知朝中有谁能担当此大任。”
现在的关键,已经不是处置凤阳那些贪官污吏,而是在李善长的保护下将那些人给处理了。
还不能牵连到李善长。
也就是说,这个人得符合以下标准。
能力足够强,不怕李善长,又能体会上意。
可以将事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波及太广。
杨宪第一个被否决,他和李善长有大仇,让他去必然会将李善长给拉下水。
浙东派系也不行,他们巴不得把事情闹大。
多拉一些淮右派系的人下水。
其他人好像也都不合适,要么不敢得罪李善长,去了大概率就是象征性的走一圈。
要么就是能力不够,要么就是太方正不懂的体会上意。
思来想去,朱元璋一时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朱标也有些头疼,有李善长在,这事儿好像还真不好办。
就在这时,内侍来报:
“陛下,刘中丞求见。”
刘伯温?
父子俩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答案。
踏破铁鞋无觅处,最合适的人选这不就自己送上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