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个陪他一起逃了出来,其余全部留在了城里。
这一刻,元昭宗所有的雄心壮志,全部灰飞烟灭。
他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什么一听到明军到来就提前逃跑。
原来真的打不过。
但元昭宗还面临一个问题,接下来去哪。
想起王保保的信,他本来想去和林,却被手下给劝阻了。
王保保心思不定,万一他真的有反心呢?
而且你就带着我们这几个人过去,手里无兵无权,小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况且他手下只有六七万人,大部分都是新兵,战斗力很差。
靠这点人是挡不住明军的。
不如去捕鱼儿海,那里是直属于汗帐一系的势力范围。
你去了之后,能快速的拉起一支新的队伍。
手中有兵你才是蒙古大汗和大元皇帝啊。
而且捕鱼儿海离辽东很近,辽东纳哈出手里有二十万大军,还有心向大元的高丽。
这一番说辞,成功的说动了元昭宗。
他当即就带着残兵去了捕鱼儿海。
王保保直到二十余天后才得知这个消息,气的差点昏厥过去。
他知道,这次大元真的完了。
本来他计划的是,靠着自己手里的力量,再加上元昭宗的名义,起码可以拼凑出一支十几二十万的大军。
而且和林在草原的中心地带(外蒙古境内),大明想进攻这里属于劳师远征。
光粮草补给就能将明军拖垮。
到时候明朝真要是敢进攻和林,他依靠地利定然能给予迎头痛击。
然而现在一切计划都破灭了。
靠他一个在草原毫无根基的军阀,根本就号令不动任何人。
也很难从其他部落那里,获得太多的增援。
别说扩军了,他手中的粮食,能不能养活现有的手下都是两说。
至于带兵去捕鱼儿海和元昭宗汇合……
以前他或许还会有这样的想法,但现在他不敢了。
元昭宗和朝中大臣明显不信任他,要是带兵过去,别人只会怀疑他想火并。
况且就这样过去,无异于羊入虎口。
他虽然不想内斗了,但也不想去送死。
回想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他心中充满了无奈。
离间计,真的是屡试不爽啊。
他倒没有怪明朝那边阴险,大家针锋相对,无所不用其极。
怪别人狡诈,只能说明自己无能。
唯一让他难受的是妹妹的遭遇。
哥哥无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