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习武端屎端尿伺候人家。”
“他锦衣玉食还不思进取,怎么能怪到我身上?”
马钰叹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啊。”
“就算是种一棵树,都得时不时浇浇水,更何况是养一个孩子?”
“不是给孩子提供优渥的外在条件就足够了,良好的教育也同样不可或缺。”
“不过这事儿也不能怪您。”
“大明需要您在外征战,家里自然也就顾不上了。”
“这就是家国不能两全啊。”
本来还有些生气的常遇春,听到这话心里五味杂陈:
“确实是我疏忽了对他们兄弟的教育。”
“老大年龄大坏习惯更多,老二多亏了你教导才没有走上歪路。”
“哎,我这个父亲做的确实不称职。”
常茂震惊了,何时听到过父亲认错?尤其是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
马钰这张嘴……确实可怕。
不但敢骂皇帝,还能将我爹说的认错。
而且这次还是帮我说话,这个功劳我给他记下了。
马钰也没想到常遇春竟然能放下面子认错,很是诧异。
不过马上就反应过来,笑道: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您现在不是在家里吗,正好可以好好教导他。”
“不能只教武艺,兵法、为人处事,都需要您这个做父亲的教啊。”
常遇春点点头,说道:“我尽量吧,希望现在还不迟。”
马钰笑道:“周处少时也是游手好闲惹是生非,一遭顿悟成了英雄豪杰。”
“常大哥今年才多大,怎么会迟呢。”
“有您这位大英雄父亲教导,他也肯定能成为英雄的。”
哪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家孩子的,常遇春也不例外:
“哈哈……那就借你吉言了。”
一旁的常茂也非常激动,原来他们并没有看不起我。
对马钰的态度,更是扭转了过来。
难怪大家都那么喜欢他,确实是个好人啊。
常遇春也是个爽快人,当即就请教道:
“也不瞒你说,我这一身本事,大部分都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不知道怎么教人。”
“你学问高,又会教育人,有没有办法可以教我?”
马钰想了想,说道:“宋朝编写的《武经总要》可以作为前期教材,再搭配《春秋》足矣。”
宋朝重文轻武,没有足够的武将怎么办?
他们就编写了军事‘蒙学’教材,手把手教人怎么带兵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