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刘中丞身为大明的御史中丞,又是开国功勋,竟然将自己当做局外人?“
刘伯温苦笑道:“我只想当一个局外人,能功成身退足矣,不敢有其他奢望。“
马钰眉头微皱:“你的想法我不敢苟同……算了,人各有志,我也不劝你了。”
“天下一统在即,你此时激流勇退,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有立国之功在身,日后不论朝中有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到你。”
刘伯温面露犹豫之色,内心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挣扎,好一会儿才说道
“马公子可知,李相一直在针对我?”
马钰心中吐槽,这刘老头戏真多,但还是配合的道:
“有所耳闻,但并不知道详情。”
刘伯温就解释了原因。
其实最开始李刘二人相处非常融洽。
刘伯温还是得到李善长的举荐,才进入朱元璋的视线。
不论古今,这份情都是非常大的。
刘伯温也很念这份情,对李善长非常尊敬。
俩人可是度过了一段很长的蜜月期。
不过俩人性格上的差别还是太大。
刘伯温为人谨小慎微,但做事的时候却非常刚硬。
尤其是痛恨豪绅、官吏坑害百姓。
而李善长这个人气量狭小,做事就没那么讲究了。
时间一长摩擦就开始了。
不过当时双方都还能维持一个体面。
两人真正决裂,其实是洪武元年的事情。
朱元璋去汴梁巡视,中书省都事李彬趁皇帝不在,收受贿赂纵容下属犯罪而被抓。
李彬是李善长的心腹,他自然要去保。
本来李善长以为,我对你举荐有恩,加上之前相处的还算融洽,这个面子你得给吧?
刘伯温压根就没给他这个面子,将李彬斩杀以儆效尤。
从此李善长就彻底恨上了刘伯温,不是一般的恼怒,而是真的想除掉他。
几次发动党羽,在朱元璋面前弹劾他不法,甚至僭越的罪名都安上了。
这一点马钰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听当事人讲述,自然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比如,他就从刘伯温的话里听出了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虽然他一个字都没提朱元璋,却处处都在暗示,朱元璋偏向李善长。
任由李善长污蔑自己。
所以他才生出退隐之心。
然而他又害怕自己离开朝堂,李善长他们一帮子人不会放过自己。
到时候自己不在朝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