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极强,但其较为好胜,心性欠佳容易犯错,需时常敲打。”
又猜中了,朱元璋这下不得不信了,沉吟片刻,他忽然说道:
“你是如何知晓的?”
马钰笑道:“当初我家长辈曾经点评过天下英雄,我大约还记得一些。”
朱元璋点点头,果然如此:
“那你家长辈是如何评价咱的?”
马钰沉吟片刻,说道:“得天下者,朱陈二人矣。”
朱元璋面上表情不变,心中实则已经乐开了花,对马钰长辈更加的欣赏。
瞅瞅什么叫眼光。
早早就看出咱能得天下。
至于将他和陈友谅并列,他也没觉得有任何问题。
虽然他是胜利者,但对陈友谅这个对手的实力还是认可的。
但如果将他和张士诚等人并列,他就会跳脚大骂。
这时,马皇后插话问道:
“既如此,你家长辈为何不择一投效呢?”
马钰反问道:“投效谁呢?”
马皇后顿时不说话了,如果投陈友谅,恐怕就没有大明了。
朱元璋也不禁暗暗庆幸,还好他长辈没有选择站边。
马钰接着又补充道:“两方都是汉人,我家长辈不想帮助汉人屠杀汉人。”
朱元璋和马皇后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投靠一方早日终结乱世,不是更好吗。
况且,如果他们早早投了其中一方,大概率也不会弄得家族破灭。
但这话他们可不会说。
毕竟,马钰的长辈有可能投效任何人。
既然不是百分百来大明一方,那还是让他们坚守原则不站队的好。
马皇后再次问道:“你长辈评价过宋先生吗?”
马钰点点头,说道:“当世文魁,虔诚君子也。”
这话其实在牢里已经说过了。
朱元璋却有不同意见:“虽然我没有见过你长辈,但从你身上就可看出其才能,应当远超宋濂。”
马钰没有承认,也没有反驳,在别人看来就是默认了。
但没人觉得他自大,反而认为他们家的人太谦虚了。
明明有这么高的学问,却还总是如此推崇别人。
这时,朱元璋心中一动,说道:“刘伯温如何?”
马皇后心头一震,担忧的看向马钰,生怕他说出不好的话来。
马钰想了想,说道:“能臣,但不纯。”
马皇后松了口气,虽然不是特别好的评价,但他不纯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所以倒也不算特别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