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话,一个字都没有错。
典丞不敢顶嘴,但想要解释。
但问的不是他。
其余的几人惊恐的点头,异口同声:“是。”
明明就说了,锦衣卫都听到了,他们怎么敢包庇?
“他是不是说:我就觉得这小子是造反,都不该派兵支援他,质疑诽谤皇帝决策?”他再问。
剩下几人,依旧是连连点头:“是。”
刚才那个罪名就已经足够吓人了,而这一条的,还是‘弹劾’皇帝,典丞脑子瞬间一热,接着是红温的‘警告警告’。
最后,当场昏厥。
“带走。”
左子良丝毫不拖沓,把这人从国子监拖了出去。
而出了典簿厅,他看着此人的身份信息簿,他皱起眉头:“国子监典簿厅典丞,才从五品。”
“这已经是今天逮到的最大的了。”一旁的锦衣卫说,“那些大官们,好像都不怎么说话了。”
“八成是被通气了吧,这小喽啰没什么派系,接触不到大人物。”左子良感到扫兴,“就从五品,也敢妄议国政?”
“那怎么办?感觉都已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啊。”旁人感到有些无力。
“满嘴成语,你这是要考举人啊?”
左子良在吐槽之后,舒了一口气,道:“能够抓个正三品的就好了,正四品也够格,实在不行从四品也行。”
大虞的官职有几个门槛。
七品是一个。
四品是一个。
四品以上,就都算得上是高官了。
其中盛安的正四品,还能进朝堂朝会。
大理寺左监的孙恒是从四品,算半步朝堂。
“也是,咱们锦衣卫出动,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就抓了个从五品,这不是丢陈公公的人吗?”旁人附和。
锦衣卫也属于是宫里的人,只听命于皇帝。但是,皇帝不可能任何细碎的小事都要和锦衣卫吩咐。所以,他们的直接大领导就是陈宝。
二领导,就是喜公公。
司礼监太监中,陈宝掌印,喜公公执笔。
“走,去一趟大理寺。”
左子良决定下一趟,就前往这一关键衙门。
“左头儿,是找那大理寺的孙恒吗?”他提醒道,“那人,可是孙司徒的大儿子呢。”
抓人,也是得注意影响的。
陈公公平时就教导他们,得有脑子的办事。
“那又如何?”左子良嗤笑一声,接着瞬间严肃,“就算是孙司徒,那也不能乱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