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 寒霜千年 > 第7章 究极难题

第7章 究极难题(2 / 3)

心里都有数。

策论优则为仕。

但并不意味,下午的那场考试,你写得好就有用。

不仅要皇帝满意。

也要我们满意。

或者说,

我们的满意,才最重要。

………

“策儿,你切记一点,策论那一科,你需要揣测的是国子监那七位大人的深意。”

在临考的前一晚,父亲特意向自己强调了这一句话。

并且让自己,一定要记在心上。

今日早上走的时候,又叮嘱了一次。

其实这一句话,宋策是有一点矛盾的。

他不是读死书的人,自然知道人情世故。

可是当今皇帝,开创科举,绕开‘世家代代相传’这一古律选取人才,同时设置了锦衣卫高压管控,可谓是大虞数代以来,权势最为鼎盛的一位帝王。

为何父亲只让自己揣测国子监七位大人的深意,而非是皇帝的深意?

难道,七位国子监大人,就能决断一切了?

但父亲不可能错。

要听他的。

不过宋策现在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因为上午的辞赋科,他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

书。

要读圣人书。

但圣人之书,亦是圣人走过的路。

读书人要读圣人书的同时,亦要行万里路。然后,再变成自己的书。

搞清楚这个核心思想后,他便洋洋洒洒的创作出了一首文采斐然的辞赋。

接下来,就是更重要的策论。

咚的一声厚重回响,贡院的钟被撞响了。

策论考试,开始了。

主考官拿到试题后,便大声朗诵道:“去岁宜州蝗灾,百姓饥馑,流民四起,镇守之军队亦无粮饷,举国力方才平复。我朝数载无大战事,国库竟无余粮。令以此为题,作策论一篇。”

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啊。

这种题目宋时安做的少,因为申论就不会涉及这种问题。

和平时期,储粮安全的问题并不存在。

但这可是古代,会出现这种情况太常见。

这个题目,确实是这几届乡试里最深的一个。

在将题干誊写后,宋时安准备在草稿纸上列论据了,但刚一落笔,就表情一凝,把毛笔放回了砚台之上。

操!

这他妈也太敏感了吧?

他这才反应过来。

朝廷没粮食,不全他妈是自己家干的吗?

世家掌握了天下绝大多数的田亩。

最新小说: 轻轻【NP】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大小姐淫乱日常(NPH) Re0:当代剑圣竟是我哥? 一人:八奇技强?可我内丹已成! 普普通通打工蛇[末世] 潮来不钓(年上1v1) 天下凶神 漫漫长夜 冲喜侍妾(古言1v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