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她渴望让女孩子们也能像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识字学文化,掌握一技之长,从而能够自食其力,不再依赖他人。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女子在成年后便会被父母包办婚姻,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婚后,即使遭受家庭暴力,她们也往往只能默默忍受,因为她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反抗的勇气。
乌云娜深知这种状况的悲哀,所以她决心通过教育来改变这一切。然而,她也明白,如果这个学堂的运营出现问题,那么她后续提出建设女子学堂的计划将会变得异常艰难。因此,她对这次的学堂建设格外重视,如今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地点,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她自然是着急要去看看那片地方,也要好好的规划设计学堂布局,让学堂早日建设好,能够早日开始招收学生。
胤禛虽然并不知晓乌云娜心中盘算着开办女子学堂以改变女孩子命运的计划,但他本人其实也怀揣着对教育进行一番彻底改革的强烈愿望。
要知道,当今大清的官场格局几乎完全被满军旗的子弟所掌控。特别是武官一职,基本上都被上三旗的满族八大姓家族的子弟所垄断。而文官方面,多数人也是依靠家族的荫庇才得以获得官职。
尽管依旧按照前朝时那般每三年就举行一次会试,科举制度依然存在。但通过科举考试晋升的文臣中,能够在官场中崭露头角、位居高位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而且这些人大多会被外放至地方任职。
胤禛深知这种状况对于大清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能够做出一些实质性的改变。如今,乌云娜提出了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可行方法,胤禛自然是希望这所学院能够顺利地建立起来。
想到此处,胤禛果断地摆了摆手,然后转头对身后的三人吩咐道:“你们也赶紧去把朝服换下吧。只需换上平日里的常服即可,你们应该都有携带吧。”
听到胤禛的话,三人赶忙齐刷刷的点点头,齐声应道:“回皇上(皇阿玛)的话,您昨日派人来通知了以后,今日来上朝时,臣(儿臣)便已经将常服带来了。”。
胤禛微微颔首,表示知晓了,然后吩咐道:“如此甚好,你们各自寻一间屋子,将衣裳更换妥当。高无庸,你引他们前去。”言罢,胤禛转身,步履稳健地朝着养心殿的寝殿走去,苏培盛亦步亦趋地紧随其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进入寝殿,苏培盛赶忙上前,手脚麻利地伺候胤禛宽衣解带,将那身庄重的龙袍褪下,换上了胤禛昔日身为王爷时所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