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然而,还未等他回话,另一位大臣乙也站了出来,他一脸严肃地对胤禟说道:“王爷,您这话未免说的太过了。我大清泱泱大国,收受洋人如此沉重的税银,这岂不是让我大清在洋人面前丢了面子?”
胤禟听到这话后,脸色变得愈发阴沉,他的眉头紧紧皱起,显然对大臣乙的言论感到十分不满。他提高了声音说道:“我们堂堂一个泱泱大国,各项事务的运转都离不开银钱的支持。如果没有足够的银钱,一旦遇到灾情,我们拿什么去救济灾民?军队又如何发放粮饷呢?大哥、十弟和十四弟训练水师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不用说你们的奉银了,这些地方哪一处不需要钱呢?”
大臣乙听完胤禟的话,稍稍愣了一下,似乎有些出乎意料。但他很快回过神来,反驳道:“我们自己的商户每年都会上缴不少的税银,这些钱完全可以满足国家的需求,何必为了那区区一点税银,在洋人面前丢了我们大清的脸面呢?”
胤禟见状,立刻继续辩驳道:“大人莫不是西洋人吧?放着洋人的税银不收,反而要去征收我们自己国民的税银,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而且,大人恐怕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您不妨去问问户部尚书,我们大清每年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到底有多少。还有,大人如此财大气粗,难道您真的知道您口中所说的那‘一点点’税银究竟有多少吗?”
那大臣乙被胤禟的话问的一愣,他还真的不知道这一点点税银究竟有多少。
胤禟见他不说话,幽幽的开口道:“你口中的那一点点税银,最起码有个几十万两。”
大臣们都被这个数字惊的不再说话。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胤禛道:“若你们谁能每年给朕的国库挣上这些银两,再来跟朕说少收点西洋人的税这些话。在此之前,早就按照老九说的办。此事从建造各地的贸易点开始,全权由老九你做主。”
胤禟忙打了个千,道:“是,臣弟遵旨。”
胤禛说完了这话,看了一眼苏培盛。苏培盛得到了胤禛的示意,再次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殿再一次陷入了安静。胤禛也以为今日的事情应该是结束了,就见费扬古站了出来道:“皇上,老臣如今年事已高,富禅、富存、星德也已经成为了朝中的栋梁了,老臣欲致仕,回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还请皇上准许。”
胤禛虽然已经从乌云娜的嘴里得知了费扬古想要致仕的事情,有了心理准备。但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