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语气平静,眉宇间却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诸葛亮细看文书后道:“仓亭津丢失,东武阳便了失黄河天险的天然险阻。曹兵本就长于野战,今又由曹操亲率精兵而来,其军中必然暗藏诸多猛将。纵使颜良、文丑齐出,仅凭那一万新卒,恐也难敌曹军精锐。”
淳于琼怎么死的,事后刘备和诸葛亮也仔细探讨过。
虽然有许攸的泄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曹操将诸多猛将都藏于奇袭军中,以至于淳于琼以众敌寡以逸待劳都没打出优势。
尤其是张辽、徐晃合力破阵,夺旗擒将,更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
而今曹操再袭仓亭津,又在东武阳耀武扬威,在诸葛亮看来:曹操必然又在故技重施,故意引诱袁绍派兵前往,再借暗藏的诸多猛将打出出其不意的效果。
刘备蹙眉点头:“此理我亦深知。奈何袁绍调令已至,颜良、文丑闻讯,必不肯违背。”
诸葛亮轻摇羽扇:“主公不妨先召此二人前来,陈明利害,察其反应,再作决定。”
不多时,颜良、文丑应召而至。
二将看过调兵文书,当即请求领兵前往东武阳救援。
刘备默然不语,不置可否,只将目光投向诸葛亮。
诸葛亮会意,直言相问:“曹操此番奇袭,所带必是虎狼之师。二位将军准备带多少兵马前去救援?又有几成胜算?”
颜良、文丑闻言一愣,对视一眼,疑惑地看向刘备:“左将军不与我等一同前往督战?”
刘备轻叹一声:“调令文书上,只见二位将军之名。想来邺城定有小人谗言,恐怕是不愿看到我统兵前往了。”
颜良、文丑猛然想起当初被派至刘备身边作副将的本意:是待新卒练成后便伺机接手兵权。
只是这几个月相处,刘备待二人恩义并重、以诚相待,且曾并肩击破胡虏联军,致使二人渐渐淡忘了此令。
经刘备一提,二将才惊觉此次调兵确含削夺刘备兵权之意图。
颜良不由气恼:“事态已如此危急,怎还有人容不得左将军立功?若无左将军同往坐镇,纵使我与文丑率一万新卒齐出,也无胜曹操的把握。”
二将都曾惨败于曹操之手,对其心有畏惧。
只觉若有刘备主持大局,方可一战;若只他二人领军面对曹操的精兵猛将,全无胜算。
文丑忧虑道:“然而我二人若是拒不受命,大将军必会严惩。”
诸葛亮见二将已生迟疑,顺势进言道:“不如回报大将军,言称‘黑山贼初附,民心未稳,更兼真定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