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真定的也会派家族中能说上话的常驻真定城。
毕竟真定是常山国的治所,而政治中心往往也是经济中心,
先前任凭陶升怎么说,章超、褚婴等豪族都是一味敷衍,而今日,这些人竟然都变得慷慨阔绰了!
很快。
陶升又释然了。
越是有钱的,越是怕死。
章超、褚婴等人不是认识到错了,而是怕了。
陶升迅速检视,面上顿露喜色,转向诸葛亮道:“诸葛军师,先前那些吝啬之徒皆已签令!您看……”
诸葛亮依旧不慌不忙,命小吏依次取出交割令,逐一批阅登记。
陶升不由心急:“诸葛军师.”
羽扇微压,诸葛亮示意噤声,气定神闲地在令上代刘备签字,加盖左将军印,同时又让小吏在一旁登记汇总,只对城外喧嚣充耳不闻。
半个时辰后,又一箱文书抬入。
陶升一瞥,更是愕然:“章超竟追补二十头耕牛、三百只羊?!这老吝啬鬼当真大出血了!”
再看褚婴等人,也是或多或少的增加了财货,生怕诸葛亮嫌弃少了不肯出兵守城一般。
诸葛亮闻言,却只淡然一笑,继续低头批阅造册,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众人的反应一般。
直至晌午,诸葛亮方派人将交割令分发回府外众人手中,并宣告:“若不能退城外叛军,左将军分文不取!”
众人这才如释重负,相继离去。
诸葛亮的交割令用得很巧妙,仅令众人签印立契,而不即刻收财,又承诺“不败叛军,分毫不取”,稳稳占据道义高地。
至于退了叛军后,有人想反悔?
那诸葛亮可就太高兴了:有人欺瞒和羞辱左将军,抄个家不过分吧?
交割令到手,诸葛亮便不再迟疑:“传令关将军,接管城防,树起大旗!”
军令即出,城内一万新卒在关羽调度下迅速接管全城。
关羽守西门,颜良守南门,文丑守东门,陶升则引真定兵马戍守北门。
霎时间,一面面“左将军刘”、“关”等大旗高扬城头——既安民心、慑叛军,更为城外预伏的刘备传递讯号!
此时在中山方向,一支两千人的骑兵藏于山中。
为首者正是刘备。
而在刘备左右,除了一开始便跟着袁熙去了中山的焦触、张南外,还有自代郡而来的裨将军黄忠!
闻知公孙续引屠各、乌桓南下,诸葛亮当机立断,遣快马调黄忠南下汇合,这便是刘备悄然离城的原因。
诸葛亮素来用兵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