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综合其他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53章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刘备

第53章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刘备(2 / 3)

戮这一泽福后世的仁义观。

最重要的是:刘备得再定乱世!

只有再定乱世,刘备的仁义才能成为教化后世的典范!

刘秀的洛水之誓能被士人尊为最崇高的誓言,其主要原因在于:刘秀,中兴了汉室!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能被士人恶心到如吞蝇虫,其主要原因在于:司马懿及其子孙,篡魏立晋。

假使司马懿及其子孙没有篡魏立晋,那么以曹爽当时欺君罔上、霸凌幼主的行径,司马懿即便违背了洛水之誓,高低都得被评价一个“不计个人荣辱,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

刘备眼神一肃。

刘备不是一个认死理的。

刘备对仁义的理解,这些年一直都有变化。

作为一个学渣,还曾是涿郡市集席履贩子、游侠话事人、义兵首领,刘备不可能自行自书中领悟到何为仁义,更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何为仁义。

言行标准,受到了启蒙恩师卢植、刎颈之交牵招、同窗挚友公孙瓒、幽州牧刘虞、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东州名儒郑玄等人的影响。

不断的吸取经验,不断的精进成长,方有今日惟贤惟德的仁义刘备。

曾有人总结:关羽和张飞之所以能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是因为关羽学会了刘备的善待卒伍,张飞学会了刘备的敬士人,但因刘备对仁义的理解一直在精进成长,而关羽和张飞没能跟上刘备的脚步,故而关羽养成了善待卒伍而不敬士人的习性,张飞养成了敬士人而不恤小人的习性。

而自遇到诸葛亮、庞统和徐庶后,刘备对仁义的理解又更深了。

故而在听到诸葛亮方的进言后,刘备又有了新的感悟:只要有仁义之实,即便行事多诈也不会丢失仁义的本心。

如史书所载汉宣帝训斥太子与儒生关系过于亲密时所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军师言之有理!”

刘备认可了诸葛亮的进言,同样认可了张飞那句“琅琊相臧霸都赠礼了,利城太守吴敦、东莞太守尹礼、北海相孙观、城阳太守孙康,岂能不赠礼?”

张飞的颓丧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告奋勇:“大哥,俺去找吴敦等人!定不会比诸葛军师和徐军师要的物资少!”

只是这话刚说出口,张飞就感受到了刘备锋利的目光,又再次缩了缩脖子。

吴敦等人又不是士人,刘备可不敢让张飞单独去找吴敦等人要物资,万一起了冲突,刘备要不到物资事小,牵连到数万士民事大。

总不能指望吴敦等

最新小说: TNT:亲爱的猫猫,相遇已是上上签 综影视:沉迷造反无法自拔 关于我在海底小纵队的那些事 TOP:天降萌妹 上晓下薛 新的开始?还是CP之间的甜蜜呢?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虚拟世界1 综影视:雪棠 低声些,难道带球跑很光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