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举行亲耕仪式,检阅军队,乘坐华美的鸾车,车驾前竖立九条飘带的旌旗,仪仗队手持牦牛尾装饰的旗帜,骑兵头戴羽饰奔驰护卫。
如皇帝一般!
细细一想,许攸也能猜得到诸葛亮的大概意图,不外乎看上了辽东的战略资源。
如士人、溃兵和流民、优质战马、盐场、矿场等,但诸葛亮又无法直接去征讨辽东,不能用武力来要求公孙度献上资源。
武力不能用,就只能用智力了,但刘备身边智谋之士本就匮乏,根本无力再安排一个智谋之士去辽东行计。
于是乎,诸葛亮就相中了许攸,更是对许攸的困境一目了然。
袁尚,许攸不能投。
袁谭,许攸不愿投。
袁熙、袁买,许攸压根没考虑过。
许攸能投的,也只有刘备!
随着袁绍威望的日益下降,想投刘备的能人志士也不少。
许攸想出头,就必须立有大功。
若依靠袁绍旧部的身份就倚老卖老,在刘备麾下是绝对不行的,刘备的核心决策层也不缺许攸这类的谋士。
许攸想要立大功,就只能接受诸葛亮的邀请去辽东,这也是许攸避祸苟命的途径之一。
再次看了信中内容后,许攸又将信放了回去。
目前并不是去辽东的合适时机。
许攸得先等袁绍做出最终的决定,才好仔细规划未来的路。
自许攸为袁绍提出三条路后,袁绍便将自己关在内屋不见人,就连刘氏也是避而不见。
而等袁绍走出内屋时,整个人也变得与往常不同了,竟给人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
袁绍再次召来了许攸,并告诉了许攸最终的决定:“我决定卸任大将军一职,不再督管河北军政。”
看着一脸轻松惬意的袁绍,许攸不由回忆起了二十年前的袁绍,一样的轻松惬意,尽显世家贵子之风。
“本初,卸任容易,再想拿回来可就很难了。”许攸直视着袁绍,凝声反问。
袁绍轻笑一声:“诚如子远先前所言,这河北,我又还能掌控几郡几县?幽州已被刘备掌控,青州被显思掌控,冀州被显甫掌控,并州被元才掌控。我如今的号令恐怕都出不了卢奴城。又有什么可以眷念的?”
顿了顿。
袁绍又道:“子远所提的三条路,我也仔细思考过了。倘若我将河北让给了刘备,我的几个儿子又会是何种反应呢?假使刘备真有与曹阿瞒争夺天下的气运,想必有足够的本事震慑不服,不会重蹈徐州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