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袁绍吃瘪,袁绍的正妻刘氏又想了个阴招,亲自带刘氏族人去涿县要将甄宓接去中山,以求今后能要挟袁熙与刘备反目。
想法是很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刘氏虽然偷偷将甄宓装上了车,但人还没走出涿县就被闻讯而来的赵云拦住了。
赵云也不管刘氏如何“大义凛然”“字字玑珠”,只要谁敢靠近甄宓,谁就得挨上一枪。
虽然枪枪不致命,但挨枪的人多了,敢跟赵云抢甄宓的人也就少了。
最后在诸葛亮的调解下,刘氏只得灰溜溜的离开涿县,看得甄宓极为解气;若真被刘氏从涿县带走了,甄宓又得陷入每天被刘氏折磨的命运。
接连在诸葛亮手中受挫后,袁绍也放弃了渗透幽州的打算。
但袁绍还没安稳几天,前方又出问题了。
先有邓升自河东而来,状告刘备夺高干兵权、又故意葬送高干旧部;后有袁尚派人传讯称,郭援状告刘备夺权且派呼厨泉灭口,欲在并州自立。
气得袁绍直骂高干和袁尚是废物。
原本袁绍想利用曹操对刘备的忌惮,只要刘备出现在河东,曹操就绝不敢小觑。
没想到,先有高干与刘备起争执然后被刘备夺了兵权,后有袁尚偏信郭援的状告要问罪刘备。
曹操不仅没被诳去河东,反而还加大了对付袁尚的兵力,不仅将袁尚撵出了兖州,还一路打到了黎阳;反观袁尚,都已经灰溜溜的回了邺城了。
袁绍有一种人倒霉了喝口水都能被噎死的郁闷感。
一个并州刺史,一个冀州刺史,器量怎就狭隘到容不下刘备呢?
就算容不下刘备,就不能忍个两三年?
袁绍现在很被动。
问罪刘备肯定是不行的,若是问罪刘备,刘备直接就能改旗易帜,还能打着“左将军在前方浴血奋战,大将军却在后方听信谗言欲害左将军”的口号。
到时候这河北诸县,是支持刘备还是支持袁绍都很难说得准。
其实以袁绍目前的状态,不变应万变是最好的。
只要袁绍不亏待刘备,刘备就不可能在袁绍活着的时候改旗易帜,否则刘备在河北就会背上一个“忘恩负义”的恶名。
刘备没有世家累世积累的根基,一旦背了“忘恩负义”的恶名,刘备这两年的努力就付诸流水了。
强如吕布在背负了反复无常的恶名后,走到哪里都得不到士民的真心拥戴。
即便偷袭得了刘备的徐州,也没能得到徐州士民的拥戴,陈登父子等世家豪族在算计吕布,普通庶民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