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
刘备身后关羽、张飞、黄忠、颜良、文丑齐齐上前,皆是虎目直盯高干。
被五员虎将盯住,一股冷意直接自高干脚底滋生。
而在高干身后,没搞明白状况的夏昭和邓升则是直接被吓傻了:刚刚还和颜悦色向使君赔礼的左将军,怎忽然凶神恶煞的质问使君了?
“误会!都是误会!”同样被惊住的荀谌反应过来,忙来到高干和刘备中间急劝,又向刘备解释道:“并非是呼厨泉南下为贼,而是呼厨泉从今以后愿听大将军的号令!”
然而刘备锋利的目光并未因为荀谌的话而减弱,反而更加灼灼,语气也充斥着不容置疑:“即刻传令呼厨泉,让其遣回部众,自缚来见我!”
“啊?这?”荀谌顿时不知所措,为难道:“左将军容禀,呼厨泉乃是高刺史派人召来的,左将军不愿借助其力,高刺史也愿派人让其遣回部众,可自缚来见左将军,是否太过了?”
刘备眉头一挑:“我既然能擒他一次,便能擒他十次,若他不愿自缚来见我,我便亲自驱兵去擒!”
强势之言,顿时令荀谌语噎。
荀谌不明白刘备为何会在呼厨泉南下河东一事上这般较真?
刘备身后,徐庶和庞统则是一脸笑意。
之所以刘备会在呼厨泉一事上如此较真,则是在入上党前庞统提醒刘备“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取败之道。”,劝刘备在入上党后要寻个机会立威。
徐庶亦认同庞统的意见:唯有立威震慑高干,取得军事行动的决策权,才能在袭扰关中的同时达成诸葛亮在雍凉益的布局。
至于如何立威则等见了高干后伺机而动,没想到高干刚见面就给刘备送了个立威的机会。
只要揪着呼厨泉南下河东一事较真,刘备就占了理:我宅心仁厚,刚把呼厨泉放回去,让呼厨泉安分守己,结果没几个月,呼厨泉就南下河东为贼了,这是在打我的脸啊!
什么?
呼厨泉是高干号召来的?
论级别,有衣带诏加身的左将军刘备属于朝廷使职,高干只是个地方刺史,你呼厨泉不听左将军的只听地方刺史的,意欲何为啊?
呼厨泉不听刘备的,刘备为了左将军的颜面肯定要先去征讨呼厨泉;呼厨泉听刘备的,那就是在打高干的脸:我让你去打河东,刘备一句话你就自缚请罪?我并州刺史的脸往哪儿搁?
“刘备!莫要欺人太甚了!我乃大将军的外甥!你如此待我,莫非要与大将军为敌?”高干怒目圆瞪,若不是被五员虎将盯着,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