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同往。”暗暗平息内心的躁火,袁绍眉头紧锁,思忖片刻,权衡利弊后终于开口,但却改了刘备请求的数量:“不过兵马数量需减。他二人各带一千精兵即可,这两千人就从常山国那一万屯田军中挑选最善战的步骑兵卒。如此安排,玄德意下如何?”
刘备闻言,心头暗暗一喜!
原本提出让颜良、文丑引兵同往,不过是试探之举,刘备也未抱有太大期望。
没料到袁绍竟如此爽快地答应了!
虽然兵马数减半,但能把这两人带去袭扰关中,已是意外之利!
刘备此来,本就有以庞统、徐庶为军师,关羽、张飞、黄忠为大将,袁綝、夏侯博、辛哲、焦触、张南等为副手,并挑选本部精兵的精干班底。
如今再有颜良、文丑二人率领常山屯田军中的两千精锐加入,这支军队的战力,已然不逊于当初曹操奔袭乌巢时那猛将劲卒组成的五千精锐了。
而这五千之数,也恰恰是刘备最擅长指挥调度的规模。
大军团指挥需要极高的天赋与经验,兵力越多越难指挥,而对刘备而言,目前也只适合指挥万人以下。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兵家至理:兵不在多,而在于调遣有方。
只要运筹得法,将帅一心,兼之将勇兵悍,便可以寡击众;若是调度无方,纵有十万大军,也会如袁绍一般在官渡损兵折将,惶惶而奔。
看着刘备与袁熙联袂告退的背影,袁绍心中陡然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烦闷堵滞之感:明明是自己在谋划驱使刘备,但此刻的感觉,却仿佛是被刘备牵着鼻子走。
独自闷坐良久,袁绍喟然长叹一声,勉强自我开解道:“罢了……只要刘备能袭扰关中牵扯曹操主力,让显甫在兖州建功立业、立下足够压服众人的战功,便也值得了。况且有颜良、文丑在军中,亦可严密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
想到此处,袁绍稍感安慰。
因文丑此时驻兵在真定,袁绍便先召来了在卢奴的颜良,叮嘱其先往真定调兵与刘备同入上党。
颜良又惊又喜。
前番跟着袁尚去东武阳的时候,明明可以反败为胜,却因为袁尚的擅自丢弃大军而逃导致功败垂成,这让颜良颇为憋屈。
袁尚跑了,舒坦了,可颜良的军功没了。
对于军中将士而言:若无军功,连日的行军和厮杀就等于是在白费气力。
总不能袁尚吃肉喝汤,颜良只能闻闻气味?
对比之下,跟着刘备就舒坦多了:不仅能喝汤,还能吃肉,功劳赏赐更是拿到手软,就连焦触、张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