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转运使之类的文官,品阶还很高,他一直以此为荣。
大宋重文轻武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和这个国家绑为一体了。饶是武人,也接受了这个设定,觉得文官更加高品流。
其实在具体差遣上,特别是边地,大宋文武官员界限并不是如想象中那般森严。
何灌有这般经历,他的内书房也宛如士大夫居所一般,虽然略显陈旧,但是布置得相当精洁,里面书卷堆斥,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怎么也不象一个名义上统领几十万侍卫亲军步军的高级将领的居停所在。
内书房当中,何灌轻袍缓带,坐在胡座之上。
对面两名客人,也都胡座——北宋此时,除了正式宴客场合,自家居所日常摆设,胡座已经很常见了。
两名客人,一个五十许岁,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只有一双大手,才看出年少时侯是拿惯兵刃,正经厮杀武将出身。但是多少年安闲富贵的都门生活,已经磨去了此人脸上全部风霜之色,面团团的如富家翁也似,随时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看起来再随和不过。
这人正是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王宗楚,他也算是赵佶私人,不过宠信不及高俅。在三衙这些年就是充当伴食画诺的角色,更大兴趣在经营自家产业上。
要经营产业,少不得就要和都门禁军将门世家交好,所以他虽然算是高俅一系,但是和这里关系也很不坏。
很多时侯,都是作为居中转圜的角色出现,今日来此,自然也是如此。
事实上,他这几日,不止一次到过蔡京府上了。但是蔡京的决心很大,他不管代替禁军世家,提出什么条件,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另外一个客人年纪尚少,二十左右,衣饰富丽华贵,一脸未经摧折的少年骄气,不用看就知道是禁军世家子弟。
他是石崇义的嫡子石行方,他们的老祖石守信,在当年比赵匡胤的官儿还大。
杯酒释兵权时候,他是主宾
王宗楚和何灌交情算是很不坏——这位王殿帅是出名的八面玲珑,确切的说和谁交情都很不坏。
与何灌一见面,也没什么藏着掖着的,将与禁军世家议定的所有能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都倒了出来。
两人上门,何灌就知道有要事。一旦王宗楚开口,何灌就更明白。这是他这些时日一直辗转反侧,全力关心的事情。
论公则养禁军以兵为险是大宋祖制,禁军是皇家亲卫,一定要存在,谁要动禁军,就是图谋不轨,自己要将一切危及王朝统治的萌芽扼杀在苗头当中!
都门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