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渐渐热烈起来。有人开始提议建立一套“海外使用指南”,还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请当地经销商协助培训安装人员。
刘好仃听着这些声音,心中却在想着一件事:标识,不只是产品的一部分,更是沟通的语言。
而语言不通,哪怕再多的努力,也可能被误解。
他转身,打断了大家的话头:“标识优化的事,我想单独成立一个小组来做。”
“专门做标识?”小王有些惊讶。
“是,专门做标识。”刘好仃语气坚定,“它不是细节,而是关键。”
会议室里沉默了几秒,随后,小王第一个举手:“我加入。”
老张也点头:“我也来。”
其他人陆续表态,纷纷加入。
刘好仃看着这群年轻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点笑意。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深圳打工的日子,那时候,一块玻璃就是一块玻璃,没人会想这么多。但现在,一块玻璃,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他坐回座位,翻开笔记本,写下最后一句话:
产品不是技术堆砌,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窗外的风还在吹,车间的方向传来熟悉的切割声,一声接一声,像是心跳,也像是脚步。
刘好仃放下笔,望向远方。
他知道,这一章还没结束,但它已经为下一站埋好了路标。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