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下,让相对欠缺的民营企业去‘试水’,丁局长,我都于心不忍啊!”
胡晓云的话软中带硬,掷地有声,有理有据,直指丁洪涛话语中的偏颇和不负责任!丁洪涛脸色略显尴尬。
周海英见状,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
“我也讲几句吧,胡总说得有道理啊,国企确实责任重大。”他先肯定了胡晓云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呢,丁局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嘛。市场有风险,探索需谨慎啊。民营企业虽然起步晚,经验少,但正因为没有包袱,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反而更能轻装上阵,大胆创新!机制灵活,决策高效,服务更贴近市场,更能快速响应乘客的需求变化!这正是民营企业的优势所在!”
他目光转向胡晓云,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胡总,东投实力雄厚,经验丰富,这点毋庸置疑。但龙投也有龙投的优势。我们愿意承担风险,愿意以更优惠的价格、更灵活的服务去开拓市场,服务东洪百姓!这也是一种担当嘛!国企和民企,各有千秋,应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但在东洪客运这个具体项目上,让更有闯劲、更愿意让利、服务更灵活的民营企业去尝试一下,积累经验,这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周海英这番话也是绵里藏针,既肯定了国企的地位,又强调了民企的优势和探索精神,把“让利”、“服务灵活”、“开拓创新”的帽子扣在龙投头上,同时暗示东投可以坐享其成,显得格局更大。他巧妙地将丁洪涛的偏袒包装成了“支持改革”、“鼓励探索”的正当理由。
胡晓云则是毫不退让:“周会长啊,话不能这么说!服务群众出行,保障安全便捷,这是公共交通的基本要求嘛,不是靠‘闯劲’和‘让利’就能完全解决的!我们愿意承担这个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这个责任!龙投如果有心参与,可以在其他领域与东投合作,共同服务东洪发展,但客运专线这块,涉及百万群众出行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我看还是必须由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国企来主导!”
两人你来我往,表面上是讨论客运运营模式,实则是在争夺东洪客运市场的控制权。丁洪涛夹在中间,被两人凌厉的气势压了回去。我和刘超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时间在周海英与胡晓云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争论中悄然流逝。窗外的天色已近黄昏,会议室内的气氛却依旧僵持不下。
丁洪涛坐在主位,他看着手表指针指向下午四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