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唐瑞林心情颇为复杂,内心虽满是不满,但又无奈,周鸿基再厉害,还是服务赵道方的。而王瑞凤的话,大家不需要求证是不是赵道方亲口说的。一定程度上,王瑞凤就能代表赵道方。这个时候王瑞凤的表态,就是说明了赵道方对钟毅的支持。唐瑞林在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朝着钟毅的办公室走去。他的脚步略显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一丝不情愿。
钟毅看到唐瑞林进来,脸上的表情瞬间和缓了许多,露出了一丝微笑,热情地说道:“瑞林同志,快进来坐下。”他的语气就像平常与同事交流工作那般亲切自然。
唐瑞林努力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让自己看起来态度恭敬,说道:“钟书记,我是来检讨的,是我对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的学习不够深入……”
钟毅看唐瑞林的态度还算是端正的,不论他内心是否服气,但起码还是要维系面子上的合作,斗争的最高境界,斗而不破。钟毅挥了挥手,很是大气的道:“之前,我们都缺乏这个方面的学习嘛。好吧。以后要注意啊,瑞林同志,这会让大家看笑话的。”
在检讨了一番之后,唐瑞林继续道:“书记啊,我原本觉得咱们市的粮食产量问题不大,总天真地以为国家和省里面提出粮食增产目标,就只是一味地追求数字上的增产。现在想来,我的这种认识实在是太肤浅了。粮食生产必须要实事求是,实际增产了那就是增产,实际减产了也绝不能虚报,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钟毅的表情。
钟毅心里很清楚,唐瑞林此时来办公室,绝对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反思错误检视问题这么简单。但既然唐瑞林不主动表明真正来意,钟毅自然也不会轻易主动挑起话题。于是,两人便围绕着粮食问题展开了讨论,你来我往,交流了十多分钟。在这期间,钟毅始终保持着耐心,认真倾听唐瑞林的观点,偶尔也发表自己的看法,表面上看,两人就像是在深入探讨粮食工作的业务问题。
终于,在一番铺垫之后,唐瑞林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说道:“书记,是这样的,那个马清文同志,您也知道,虽然他在之前的粮食工作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但他的目的,和我一样啊,就是在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但确实是适得其反了,书记,我现在也支持免除清文同志的职务,但是不是应该再给他安排一个工作,让他有机会在新的岗位上戴罪立功?”他说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眼睛紧紧盯着钟毅。
钟毅心里明白,马清文和唐瑞林是党校同学,这在班子里早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