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县城的路上,我给县委副书记刘进京打了个电话,让他通知几个常委留下来吃午饭,中午在食堂里传达一下今天领导的精神。
返程的汽车上,我的心里万分的纠结,这个事情,吨粮田的事,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了我的心里。到了县城,正好到了午饭时间,我直接去了食堂。走进食堂,吕连群赶忙走过来,说:“县长,饭菜都给您准备好了,赶紧来吃。”
县委食堂就餐的干部不多,因为紧挨着县委家属院,多数干部中午都回家吃饭。究其原因,一个是食堂饭菜的味道很一般。二是县委和县政府及直属部门的女同志一般不在食堂吃饭,多数要回家做饭、照顾老人小孩。而留在食堂吃饭的男同志,要么是家离得远,要么是家里中午没人做饭。
县委和县政府领导时常在餐厅的圆桌上边吃边谈工作,很多人也把在餐桌上讨论工作称为“小常委会”或“小办公会”。落座之后便和刘进京、刘超英交代,让他们抓紧对接王建广的事情,让外经委、经贸委、工业局和李寨乡打一打“家乡牌”,尽快与王建广见个面,不说一次性谈成大投资,起码先保持联系。
饭菜很简单,一个凉拌茄子、一个炒豆角,偶尔里面有几片肉。安排完了对接的事情之后,吕连群汇报说:“县长啊,上午县农业局的冯国斌和各乡镇的同志,已经把坤豪公司免费提供的药品分发给各乡镇的农技站了,由各乡镇农技站负责往发下去。”
我马上问道:“怎么发?有没有明确的方案?”
吕连群马上保证说:“县长,您放心,我已经和焦杨碰过头了,发药就和公粮征收一起进行,群众交公粮的时候顺便领药,谁交公粮谁领药,这样还能变相刺激大家交公粮的积极性。”
我心里暗道:“将发药异化为交公粮的筹码,这是手段—目的倒置的实用主义啊——用“利益诱导”替代“思想动员”。这倒也是基层最常用的办法,我想了想,确实已经到了交公粮的日子了,就说道:“正好明天没什么事,我明天随机抽几个乡去看看交公粮的情况。”说完,我看向吕连群,“连群部长,这事不要打招呼,我们也不提前定目的地,顺便看看今年小麦的收成。”
吕连群问道:“县长,粮食产量不是都算出来了吗?最终实际产量是每亩735斤,这已经和全省高产田的产量差不多了吧?”
我又想起市委秘书长郭致远说的“要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心里暗道:难道之前泰峰书记在推动吨粮田建设时,就已经知道数据有水分,是为了照顾市委的体面,把粮食产量逐年虚报上去了?想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