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首页

第877章 规矩是规矩,现实是现实

也不过两只大雁和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棉絮、长命缕、干漆等,而且这些东西还都是陈忠他们帮忙准备的。

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全加一块儿也不足一千贯钱。

但是老登回过来的嫁妆可就多了去了。

从日常的吃穿用度,再到楠木垂花柱式千工拔步床乃至于棺材,所有嫁妆首尾相连,足足有十里地,这就是所谓的十里红妆,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就这,还没算两座单独的驸马府,以及老登单独再赏赐给杨少峰的那些专属于驸马的东西。

民间婚嫁当然不可能按照这个规格来操办。

但是,民间婚嫁也往往是嫁妆多于聘礼。

像大宋的时候,别说民间百姓会因为嫁妆而发愁,就连皇帝也一样会发愁。

至于说男方多给聘礼,女方不回嫁妆?

别搞笑了,那他喵的就不叫娶妻!

纳妾?

纳妾是属于买卖,妾的地位比家里的大牲口也强不到哪儿去!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宠妾灭妻是重罪的说法。

顺带着还得敲个黑板。

古代纳妾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纳的。

能不能纳得起妾,只是纳妾的一个潜在标准。

真正的硬性规定是“年四十无子者,听纳一妾”。

明白了么。

寻常百姓,四十岁还没有生出儿子的,才允许纳一个妾室。

要是再生不出来,通常情况下就只能说明是命中注定无子,官府也不会允许你再纳第二房小妾。

哪怕是特殊情况,比如说在当地还多少有点儿地位,也需要宗族里的族老们提供证言才能再纳第二房小妾。

而且,纳妆还对经济实力有硬性规定,必须得有五分田地才能纳一个妾,以确保能够供养妾室及子女。

即便是皇帝,也只能拥有一位皇后,三位夫人,九位嫔妃,二十七位世妇,以及八十一位御妻。

其中皇后为正式配偶,其余皆属妾室。

综合计算,皇帝可拥有一位正妻和一百二十位妾室。

到了宗室这一层面,如世子、郡王,二十五岁无子可纳二妾,三十岁仍无子可增至四妾;将军、中尉等则依年龄递增名额

(出自《明会典·礼部》)

至于官老爷们……官老爷们另算。

毕竟规矩是规矩,现实是现实。

不让官老爷们纳妾,官老爷们就养书僮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