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一声巨响,功臣楼瓦飞砖腾,火光冲天,可怜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朱元璋为了永保朱姓天下,才设下这火烧功臣楼的毒计!而徐达和刘伯温虽逃脱了功臣楼一事,最后却仍逃不脱朱元璋的陷害,俱含恨死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有时候,不是不眷恋生命,可有时候,为了保住身后那一大家子,确实不得不死!
秋月胆寒,难道胤禛如此凉薄,也会像朱元璋那样对待有功之臣么?
如此对待有功之臣,难道他不怕天下人的指责么?
年羹尧察言观色,哪里不明白,
“所以,二哥必须给皇上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让他免去天下臣民的指责。”
看着年羹尧坚毅的背影,秋月泪如雨下,原来,那个看不透的人,一直是她。
可她还在不断指责他,二哥,他一个人,就竟背负了多少。
沧桑的面庞,沉默的背影。
“我不懂,”秋月摇头道,“难道不能像宋太祖那样‘杯酒释兵权’麽?”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听到秋月哽咽的声音,年羹尧转身道,“今年皇上四十有六了,年将半百,而皇上所有子嗣中,最大的四阿哥不过才十四岁,皇上怎么可能让二哥留着,威胁大清江山?”
四十岁,正是一个男人风华正茂的年龄,可在这医疗不发达的古代,却是年将半百,半截身子入土之人。
《红楼梦》里林如海为何会将年约五六岁的黛玉送到贾府,非愿也,实不得不为也。四十多岁的林如海,在而后两年,便染了风寒去世。
胤禛不能保证年羹尧永远的忠心,不能让任何人威胁到这个位置,要为他未来的继承人做好一切。
他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皇帝,她从来都知道。
历史哪个当政者不是双手染满鲜血的?
她理智上能理解,感情上却接受不了。
他是一个成功的男人,他睿智、冷酷,胸怀大志,心系天下。
他是冷静多疑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王图霸业下面,步步血印,触目惊心。
年羹尧离开了,秋月甚至什么都做不了。
让他放弃兵权?
可若是简单的放弃就能活命,那历史上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功臣与冤狱。
年羹尧是清醒的,所以他才有了这个选择。
他死后,胤禛甚至可能对年家其他人网开一面,得到那些大臣的称赞拥护。
原来,这才是历史的真像!
天黑沉了下来,残阳西斜,坐在厚实的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