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高,自然逼格也高,潘喜成平时也就和几个实力相当的医学机构和部门开展学术方面的合作。
和个人合作也有,但很少,除非是泰山北斗级的权威专家,比如中科院、社科院乃至中央保健委员会的业内大佬。
合作嘛,总归还需要实力相当的才有合作的资格。
那些妄图绑着京城医院营销蹭热度的,潘喜成都不会拿正眼瞧。
而眼前的宋澈,从名气和实力来看,勉强符合合作的基本要求。
但是潘喜成还是不太情愿和宋澈合作搞中医。
情面可以给,但关乎医院和个人的利益,还是得明算账。
一来,中医终究还是‘冷门偏门’。
二来,他还是担心宋大圣不消停。
光从这两点来看,合作实在得不偿失。
“我个人才疏学浅、人微言轻,哪敢高攀京城医院的高枝,我也绝不会勉强潘院长卖我这人情。”宋澈飒然一笑:“跟京城医院合作的主体,是澳港的中医公会,不知道潘院长听说过没有?”
闻言,潘喜成瞬间悚然动容了。
澳港中医公会,他还是知晓的。
这个医学组织可谓是华夏最正宗的中医象征了。
根本不是目前大陆那些中医药协会可以比拟的。
“宋大夫加入中医公会了?”
“没错,我都被内地的中医药协会除名了,只能另寻栖身之所了。”
宋澈用玩笑的口吻回答。
潘喜成却是心思严谨,真的开始考虑起和宋澈的合作。
除了澳港中医公会的底蕴厚名气大,加上最近几年上头一直提倡加强内地学术界和澳港学术界的交流,进而通过澳港这个枢纽站,向世界各地输出华夏文化。
在其他学术界响应号召的时候,唯独医学界的成绩单几乎停留在零!
没办法,不是不想,而是“不行”。
现代医学以西医为代表,华夏的西医至今仍不被世界主流承认,华夏人去给西方国家反向输回西医文化,这不是自讨没趣嘛。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大概只剩下中医了。
可惜啊,华夏中医的惨淡现状也实在拿不出手了。
现在顶多是在非洲一些小国家掀起了一股小风潮。
更值得讽刺的是,在欧美一些承认中医文化的国家里,他们承认的大多只局限于澳港的中医!
在西方的偏见里,华夏的中医文明,只有澳港是最正统的继承者,内地的那些中医大多是沽名钓誉之辈。
而现在宋澈突然来了一招‘出口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