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就像放风筝的人扯线,线往左拽,风筝就调头。现在不过得给这‘线’换成看不见的电波,再拿半导体做个‘耳朵’,专听咱们发的信号。只是这设计需要非常精确的才能保证航向调整的正确性,光是从理论上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需要很多次的实验,综合大量数据来进行比对,才能得出最佳的方案。”
成了,一个醉心于研究的学者,不会再埋没于战场,而是在泰山军工为了抗战在努力。
姜文瑾留下了,在泰山研究院的火箭弹研究组由此分成两份,姜文瑾将成为火箭弹二组的研究组长,用于研发火箭弹遥控制导技术。
只要这个技术研究成功,空军武器的威力将会大幅提升,不论对地还是对空都会更强大。
当然,这需要大量研究数据的累积,才能有研究成果。
如果方文用异能加入研究中,或许可以加速整个研究进程。
但他实在是抽不出身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要安排独立团调回仰光,以及配合南方抗战的事情,还有兼顾对外军售等事。
首先要做的,是阜平的兵力调遣。
阜平独立团驻扎在阜平的全部兵力撤回,暂编第七师也将会抽调一批可用之人南下。
因此,他飞去了太行北麓。
阜平军营。
暂编第七师全体集结。
由代理师长吴影踪说明情况。
“弟兄们,因为战略调整,暂编第七师将会进行改编,部分人员将会南下加入南方抗战中,剩下的人,将会并入根据地军队管理,在北方继续与小鬼子作战。现在,由我来念名字,念到的人出列。”
随着吴影踪的念名,一个个战士出列另起一队站好。
一年的时间训练磨合,他们已经从枪都没摸过的川娃子变成了合格战士。
面对分离,他们之间情绪流露,依依不舍,却没有任何人不同意这种安排的。
方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等吴影踪念完名字后,让吴影踪安排战士们最后聚一聚,为此,还将库存的军粮拿出一部分,去县城换成了新鲜肉菜,做成热食。
战士们吃着热食,交谈着,有的还唱起川地山歌。
而在战士们聚会时,方文也飞去了飞行团和延安机场。
在飞行团,方文与严文伍讨论了之前作战情况。
严文伍一脸惭愧:“都是我指挥不力,才造成接连3架炮舰机事故。”
“当时是什么情况,能说一下嘛?”方文问道。
通过严文伍的讲述,方文了解了当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