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了夜晚,最终将剩下的200余人全部转移到香港。
而后第四天,飞机继续夜飞,这次是去东江下游去接滞留的专家了。
在去之前,还要送一批抗日战士去惠州。
晚上8点,方文准时起飞,10分钟后降落在元朗西北海域。
早就等在岸边的五十三名客家战士在飞机靠岸后登上飞机。
随即飞机起飞,先飞往惠州。
元朗到惠州不不过80多公里,可下面的区域,已经被日军占领,缺乏情报的配合下,随便降落很可能被日军发现。
为了能让这批抗日战士顺利安全降落,方文特别小心。
他在抵达惠州上空后,便启动鹰眼能力,仔细观察下方情况。
下方的惠州城,三面环水,一面陆地。
在古代或许是一个难以攻陷的城池。
但在现代战争中,城墙的防御性却大幅降低。
更别说遭受了多批次的轰炸。
(被轰炸后的惠州城。)
城里大片建筑被摧毁,街上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平民。
而在城外,却驻扎着日军。
显然惠州城附近降落是不行的,方文放弃了第一个可降落区域。
飞机沿着东江往上游飞去。
方文也保持着鹰眼观察。
惠州城往上,鬼子的踪迹便逐渐减少了。
显然,目前鬼子还没有腾出手来,兵力都往广州那边集中,用来围剿国民党的溃兵。
没有鬼子兵力驻扎的情况下,降落的问题就不大了。
方文驾驶飞机飞到了第二个降落点:横沥镇。
在横沥镇往上5公里位置,那是一片荒芜河段,但河水比较平缓,他拿起话筒。
“飞机即将降落,大家准备了。”
机舱内的客家战士们纷纷整理行装,等待着。
在摆正机身后,飞机降低高度,俯冲而下,稳稳落在江面上。
因为是逆流降落,飞机浮轮与江面激起大片水浪,但也因为是逆流降落,飞机很快便完成了减速。
随后,方文控制飞机转向,在西岸靠岸。
龚修能打开舱门,将踏板搭设好。
方文也从驾驶舱走出,与刘队长和其他战士们一个个握手。
“保重,用不了多久,我们还会见面的。”他出声道。
刘队长点头:“下次再会。”
说完,他带着士兵们踩着踏板上岸。
目送五十三名客家战士消失在黑夜中,方文让龚修能关舱门,转身回到驾驶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