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铝合金材料,通过复杂的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技术组装出飞机的龙骨结构。
每一节龙骨完工的同时,也会经过严格的检测,哪怕偏离了一毫米都要找出问题所在。
这方面,方文的透视眼发挥了作用,那些很微小,又或者暗藏在拼接处很难被探查的问题所在,可以通过透视眼发现。
因此,这次的龙骨制作非常顺利。
龙骨制作完后,就要依托这个中心线,进行机翼,舱体,下方起落架等结构的制作。
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别的飞机制造厂,需要大量的图纸测算,往往是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来。
方文却没有如此做,他将整个机舱分为十个段,由十个工程小组来分别制作。
另外十个工程小组,则制作机翼。
这样的安排,倒是让工序变得更顺畅。
每日里,电焊火花四射,大家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
从单一的龙骨,再到机舱骨架,下单平直翼骨架,飞机的结构一点点组装出来。
有了内部骨架后,并不急着安装外蒙皮,而是进行内部结构安装,以及设备管道预留。
包括电线,油路管,机械连杆装置,气流通道等等都需要先行预装。
就算是加班加点的赶工试制,大飞机项目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更别说它是第一架,需要累积各种制造经验。
方文就是整理整个制造经验,并将其归纳的人。
作为泰山飞机制造厂所有机型生产工艺标准的制定者,他来做这件事是无可替代的。
就和以前一样,每个工序步骤,都被他进行了模块化编号,从哪里开始,怎么进展,最后收尾部件编号是多少,都有严格要求。
这种标准化作业的归纳,将会在以后的大飞机生产上发挥惊人的效率。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过去。
不知不觉就到了4月份。
飞机已经制作完成,各部位的生产工艺标准化方文也完成了。
剩下的一点点收尾工序,主要是在蒙皮,电子设备,管网布线,发动机安装。
预计,还有半天时间,第一款国产大飞机就能完工。
那时候方文就要开着这架初代国产大飞机进行试飞。
而这段时间里,停泊在外海的那艘日本货轮上物资也已经全部卸运完毕。
没有价值的货轮,被独立团的士兵开往印度洋深处,用炸药炸沉。
就此,这艘装有日本大型运输机梦想的货轮从此消失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