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下找出,然后一一做出修正,该换零件的就换,该修补的就修补。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上午到了下午,一天时间就这么快要结束。
临到下午四时,南京那边总算来电。
这次的通电联络,要求方文单独交流,在电报互通的情况下,方文收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布置。
4架泰山独立团战机,将会参与协助四大队的行动,目标吴淞一带,行动没有具体要求,随着现场情况做出自己的调整。
这个分配,方文没意见,四大队是合作过的,相互之间有一定默契。
而没有具体要求,确实符合那片地区的复杂作战情况。
为此,他立刻要求所有飞行员进入战备状态。
上午9点。
方文带着三名飞行员在机库外集合。
南京方面的四大队将会于9点出发,预计耗时30分钟抵达。
方文这边从杭州笕桥机场前往距离更短,飞机速度也更快,预计只要20分钟。
因此,方文特地慢了几分钟才带队起飞,好和四大队在上海准时碰头。
飞机起飞后,以他为主机,三架僚机三角阵型跟随在后,极速飞往东北方向。
20分钟后,飞行小组抵达上海上空,正好也看到了从南京赶来的4大队。
这次4大队的战机数量比以往多了一倍,二十多架战机看起来气势很强。
两边按照以往的协助作战策略,并没有合并,而是一同飞往吴淞方向。
越往那边飞,地面上的硝烟越发浓密。
在方文的机械感知视角下,吴淞战区的情况一览无遗。
黄浦江与长脚交汇处那里,停泊了很多军舰,无一列外都是日军的。
而在江面上,一艘艘小登陆船正在往岸边行驶。
他们的目标直指一处,就是吴淞铁路的始发站。
那里既是车站,旁边还有一个大码头,正好用于将货物卸下通过火车转运。
而再往后,相隔1000到数百米距离,就是国民军队的防线。
在军舰的大炮威胁下,进攻方不敢冒然派兵出击,这才让吴淞铁路码头的日军有机会守住这里,也让陆续的增援部队乘船登陆码头补充兵员。
而在天空,更有大量战机在进行战斗。
双翼机大多数都是国民空军的,日军也有部分双翼机,以及之前方文接触过的九六式。
(战争中的吴淞铁路景象照片)
了解完地面的情况,方文在思考如何作战。
难怪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这么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