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想了下,回道:“按照我们中华的词汇,他应该叫做中庸。所有的性能方面都求稳,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埃米尔德瓦蒂纳很认同的点头:“确实‘中庸’,在某些方面,它不如我的d.332,但整体来说,却不比d.332差。”
对于埃米尔德瓦蒂纳的话,方文有些诧异。
其语气有些失落,让方文不禁怀疑,难道d.332有什么设计缺陷吗?
他计划了那么多,那么久,可不想因为d.332有问题而终止。
无论如何,都得飞过,才能做判断。
是以,方文问道:“我现在可以进行试飞培训吗?”
“完全没问题,跟我来。”
埃米尔德瓦蒂纳带着方文来到另一个机库,机库中停放的正是d.332客机。
还有一位试飞员等着。
经过简短的相互介绍后,埃米尔德瓦蒂纳离开,由试飞员进行试飞培训。
只花了一天时间,方文便完成了试飞培训,并进行了独立驾驶。
在独立驾驶状态下,方文将机械感知能力全开,对飞机进行了全面了解。
与飞机融为一体后,方文有了全新感知。
他就是飞机,飞机就是他,借此也发现了飞机的问题。
难怪埃米尔德瓦蒂纳在全面了解了波音247后,会露出一种挫折感。
方文已经明白了。
相对于波音247,从工程机构上比较,d.332显得粗糙。
波音247是现代的流线型机身,d.332的机身却是立体多面结构。
同样的风阻下,波音247遭受的阻力会小一些。
造成这种结果的,是飞机机身的制造工艺。
显然波音公司有一批更专业的飞机工程师,而德瓦蒂纳公司的飞机工程师却无法做到那种顺滑的流线型机身,只能用板材来焊接。
如果光是流线型机身,倒也没什么,毕竟两款飞机的速度都是300公里每小时,影响不是太大。
但还有其他的问题。
机翼结构不稳定。
这问题就大了。
一架飞机如果机翼结构不稳定,会很容易发生事故的。
方文诧异,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他联想两架飞机的数据,进行对比。
波音247的翼展22.6米,机长15.7米,机翼面积78.0平方米。
d.332的翼展29.4米,机长22.1米,机翼面积99.0平方米。
波音247的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