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扩大生产,如果愿意的话,在钱庄贷款的数额不够,可以从他的手中得到一笔钱。
这笔钱不是高利贷,而是投资,一种分配是股份式的,就是到时候要分红,还有一种是回款式的,投资的商人不要分红,而是固定月份和年份的回款,回到一定数量,就不再有合作的关系。
无论是哪一种,投资商人都需要跟他看上的土地种植或作坊的负责人一同承担风险。
又过了两天,社会问题开始爆发式突显,大部分的土地被兼并,很多平时耕种能力差的人失业了,大量的作坊被兼并,如果不容易兼并,以后很可能会受到成本的影响而倒闭,同样,大量的人失业了。
很多人开始去到官府指定的地方给自己的工种考级,级别高了,就要求提高待遇,有的人没考上,或者是以前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技术,只好去参加培训。
结果让朝廷官员和李隆基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他们最开始认为张小宝的国策十二条拿出来,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失业,给国家增加动荡的根源。
眼前所见所闻,让他们很诧异,不是失业的人多了,而是很多招工的人招不到人。
考过级的人要求太高,所以你给的工钱低,人家宁愿不做,没有级别的人大部分都在参加培训,人家现在不想因为少了技术而降低收入,还有的年岁到的人去接受军事训练。
一时间,大唐缺人的情况出现,很多作坊与商家都非常着急,想要提高工钱,又需要核算自己的成本,如果同样提高商品的价格,那么还需要考虑别人的购买力,尤其是有的东西张小宝压着不让涨价。
“小宝真是气死朕了,他给出的详细解释里面没有说出现这个事情怎么办啊。”这条早朝的时候,李隆基对着下面的文武官员喊。
官员们一个个保持沉默,反正又不是说他们,说张小宝,等说完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事情讨论。
“你们说话,最初的时候你们都怎么说的?说会有大量的人员失业,现在呢?招不到工了,神奇不神奇?平时你们不是觉得自己学的很好嘛,现在让你们来跟朕解释一番,究竟哪出了问题。”
李隆基当然不可能去找张小宝,太远,而且发电报过去没什么意义,那岂不是说自己认输了?赢小宝一次多难啊,现在就是机会,手下群臣难道没有一个能想出来的?
文武百官依旧不出声,反正没点到名就躲着。
管钱的户部尚书王晙主动站出来,说道:“臣不知道怎么会出现眼前的情况,但臣要说的是,最近国库支出增加,给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