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地方而去,比如新缘岛旁边的一群小岛屿,还有另一边连接新岛屿的不比新缘岛小的岛屿,都有商人过去。
寻常的商人是过去探察资源,想办法弄上船,然后拉回陆州,交一部分税,等着发财。
孙淼也是江南东道一个船队的船长,家中颇为殷实,还是举人出身,可惜连续考了几次科举,都以失败告终,年过而立的他放弃继续进京的想法,准备寻求另一条道路来发展。
在新缘岛的时候他曾参与了第一次由商人组成的先遣队伍,赚了不少钱,还认识了另一个商家的东家,被人家的闺女所吸引,几次往来关系渐密,最后愣是被他悄悄地娶回家变成平妻。
家中有了两个妻子三个妾,儿子女儿满地乱跑,大点的儿子和闺女已经进了学堂,学习成绩还不错。
按理说他也应该知足了,可谁知道他家的一个邻居中的二十二岁的儿子,今年春天到京城考了一个明经的出身,并留在京城为官。
这下邻居的地位明显高处自己家许多,五月份的时候按照六品官的规格重新修了宅院,父亲来信不只一次抱怨,见面低一等。
孙淼也觉得憋屈,当初他是举人的时候,那地位要比邻居高,现在自己没机会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可儿子还太小,十二岁的年纪怎么可能去考科举?连个举人的身份都没有。
除非是祖坟冒青烟,儿子突然变成张小宝,女儿变王鹃,不然就算一切顺利,也得等上十年,难道让邻居压十年,谁知道十年后那小子会不会生到三品官?
为此事孙淼愁坏了,就在他寻找机会的时候,机会突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在离着新缘岛不算太远的另一个大岛子上有不少的部落,前次去的时候,有个大部落的头头,或者说是族长,要不是酋长,反正就是那么个人,非常勤奋地学会了大唐的话,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与之相谈交换货物时,对方提出了想要见见大唐皇帝的心思,那不是一般的崇拜,或许那个头头累死也想象不出来大唐的圣上之威仪达到何种程度。
者有心,听者更是有意,孙淼的心活了,考不上春闱,那么可以通过别的路途当官,家中没有人能够荫官给自己,自己立个大功难道还不行?
有了想法,回来的孙淼就开始联络起来,他没傻傻地去找陆州的刺史,更不曾直接给京城写信,虽然他这个举人的身份有资格给京城送信,他却知道送去也没用,皇上根本看不见。
想了两天,他找到了陆州的商业联盟,一者联盟归张王两家控制,想让皇上知道的话皇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