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说的话,此时船已经到了桥下,桥上的人早就被人给清空了,万一有人从上面吐口痰落下来怎么办。
李隆基抬头看看擎着模板的铁索和补漏的绳子,觉得张小宝和王鹃说的也不错,换个商人这样说,会认为他是在狡辩,有商人不在乎钱的吗?
但张小宝和王鹃说出来,就不让人怀疑,他们真不缺钱啊,每年都要拿出来很大一笔钱来做地方基础建设,要说他们指望着收个过桥费和过路费发家,那根本不可能。
高力士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被张小宝和王鹃说动心了,是呀,不求任何回报的付出不长久,一百个商人有一个吗?
于是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若真的按小宝和鹃鹃所说,以后愿意修桥和修路的人就会更多,何愁我大唐道路不畅通?无数个商人主动去修,估计用不上几年,我大唐就会处处有路,河河搭桥。”
李隆基点点头,真要是让朝廷出钱修那么多的路和桥,朝廷出不起,就算一时出的起也维护不起。
觉得差不多想通了,刚要赞成,突然又想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对着张小宝和王鹃问道:“那如果是很多的商人只为了赚钱而修路修桥怎么办?百姓的钱财岂不是都让他们赚去了。
就比如你们这座桥,两年便可回本,想来其他的人也不会在黄河上修桥吧?修不起啊,只能在这样可以修的地方修一修,他们要是在故意抬高价钱又如何?”
“一会儿我就交税,并且写一个文书,路桥费只要赚到了,就先给当地的官府,但这钱是直接给京城的,地方上不能挪用和扣留,如此一来,就延长了回本的时间,重税,估计需要四年才能回本。
回本之后同样要继续交税,并且降低来往的费用,在合同中写清楚了,到时候陛下就能够筹集到许多的钱,再用这笔钱来做事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张小宝对于这样的问题都不用多想就知道该怎么办。
王鹃也说道:“是,唯一的难处就是无论多好的政策都需要用人来执行,比如瞒报谎报,说是不能挪用依旧挪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之处,一旦钱财多了,很多官员甚至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做。”
听着两个人的话,李隆基叹了口气,即赞成张小宝说的,又同样担心王鹃提到的,确实如此,谁能保证下面的官员就不贪呢?总是带着侥幸的心理,哪怕明明知道可能会被杀头。
一时想不到解决的办法,李隆基看向了高力士。
高力士到是有自己的考虑,说道:“陛下,可以让很多没有位置的官员在地方上来回走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