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没有味道。
张说那就更不用说了,上次就送来一份名单,专门提了封禅的事情,抢自己安排人的位置,这回竟然把一个眼看变成好地方的官员名额送给了宇文融。
张说很想亲自过去问问,你们家究竟站在哪一头,说是学识派的,没错,进士科的状元名头在那摆着呢,连家中的下人也一个个识文知墨,说是实干派的也对,政绩积累了一大堆,全是地方上的。
本应该两头不站的,竟然在这个时候又过来找事儿,难道是因为自己上次和皇上说的话被他们知道了?
心中这样想着,张说就吃不下去饭了,是又怒又急,怒张小宝不提自己的人,急的是这个奏章送上去,很可能被通过,那自己岂不是少了一个好地方?那个地方可是和陆州一样,是专门给官员升迁用的。
只要到了那里的官员不缺心眼,照着原来的做,用不上两年,就能提升,要是安排三个自己的人过去,到时候提起来快,以后用着也更方便。
“这可怎么办呢?直接压下去?不行,奏章能压,鸽子却压不住,子寿,你说应该如何去做?”
张说嘟囔了一句,想不到好办法,扭头问张九龄。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张九龄就担心张说询问自己,他不好偏向谁,修路的钱谁出的?梅菜是谁在收购,自己家中的很多东西谁给的,某些主意又是谁帮忙出的?
所有的事情都指向了张家,但张说对自己也不薄,没有张说,就没有现在自己的位置,这该如何来说?
张九龄嘴里使劲地嚼着菜,那意思是让张说等一下,等咽下去的再说,利用这个时间,好好想想。
菜也不老,总不能一直嚼不咽,嚼了一会儿,张九龄把菜艰难地咽下去,迎着张说期待的目光,说道:“但凭张大人做主,若是能把名单换换,那就更好了,只是那里似乎有点乱,各方都会插手。
尤其是宇文融,现在的人就是他的,如果冯常功真的就这样升上来,就说明他的人本事大,再派也应该派他的人去才对,除非……”
后面的话张九龄没有说出来,但意思表达的已经非常明确了。
张说也是这样想的,点头道:“那就这样办,让冯常功三人进京考核,至于另外六个人选,等新蔡县真的可以升到上县时再议。”
就在张说决定下来的一刻,外面有人把李珣走军驿的信给送来了,张说非常担心李珣和张小宝站到一起来对付自己,饭也不吃了,匆忙赶过去看,张九龄于后面跟随。
等着张说拆开信把里面的内容看过之后,突然开怀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