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夫折了,毕竟他有亲生的父奴联甘地的父母。都是王爷,尤其是现在的父亲,不指望他能做出什么大事儿只要平安地活着就好。
到时候多生几个,孩子。把这一支延续下去,他到了同安郡,家中也就开始给他安排媳妇了。
修养了两天之后的李询再也不敢喝酒了,像个乖宝宝一样,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能吃太咸的东西,说什么血液粘稠,那就喝瓜片汤。里面甩的鸡蛋还是不带黄的那种。
让吃醋婚白菜就吃白菜,每天晚上还能吃个干菜豆腐鱼,仔细想想,吃的东西也不难吃,而且味道都不错,每顿少食,每天多餐,两天来。吃的能够对现在身体好的菜一直都没重样。
李询明白,这就是遇到了张家才能如此。换成别的时候,哪怕就是在皇宫,小命都未必能保下来。更不用说刚刚生病马上就调整饮食,所有的饭菜和以前基本上都不同了。
成套成套的换,每一套都是有针对xing的。在整个大唐有如此的本事的。非张家莫属,跟着张家就是多一条命,如果张家也无法救治的话。那别处更不用指望了,张王两家的老头老太太一路跟随,船上的医生什么本事还用想吗?谁不把最好的给自己家留着?
“这个食谱给我抄一份,还有茶叶也给我打包,食谱用张家的鸽子送回京城,茶叶和药走军驿,我再写封信。”
李询在以病人的身份享受独特的待遇的时候,还不忘了自己的亲人们。皇家的人本来没有什么亲情,他是个例外。主要是整天跟在张宝和王鹃的身边学的。
在李询的印象中张小宝和王鹃的年岁不大,却有点好东西就先想着家人,6州的时候,在山上掏个野蜂子窝,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带回去做成吃的给家人尝。
李殉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吃穿住用行方面,只要是好的,就先给京城以及父亲那里送去。也正是如此。别看他的身份不是皇子。却是唯一一个能够随便用平常的语气无限制写家书的人。
信中写的非常平淡,就是简略地说了一下自己突然就病了,然后把大概的治疗的方法说出来,没忘了帮张小宝这个救命恩人宣传下食谱,着重强调了一下,如果某个官员有病了,赏赐的时候,可以安排这个官员到华原县的药王山去疗养。
这就是红果果的广告了,皇叔哪怕赏赐一个人公费医疗,那么药王山就可能让人给踏平了,那里可不是皇家专属,又不是华清池,有钱就可以去。最便宜的,从京城到华原转一圈,百十来文就可以了,贵的话。那就不好说了。
信寄出去了,东西也让人